关于全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
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
为掌握2022年全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区委考核办(区政府督查室)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翻阅资料等形式,利用3天时间对全区16个村(社区)“三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五泉镇、大寨街道办对村(社区)退役军人“标杆型、示范型、规范型”服务站创建活动总体较为重视,在创建工作中,能加大宣传组织工作力度,统筹推进服务站创建工作。
(一)“规范型”服务站创建全面铺开。绝大多数服务站能做到“有人员、有阵地、有牌子、有经费、有活动”,服务站政治文化环境氛围能突出“军”的特色,体现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全区“规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全面铺开。
(二)“示范型”服务站创建有序推进。10个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的退役军人职责、工作流程公示牌均已到位,建立健全了常态化走访、信访维稳等工作制度。五泉镇绛南村、大寨街道办西卜村2个服务站的《创建手册》《退役军人月报表》和《入户调查工作台账》等创建实证资料较为齐全规范,退役军人“四清楚”闭环工作开展扎实,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三)“标杆型”服务站创建深入开展。6个村(社区)“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其中,大寨街道办康乐西路社区、李台街道办阳光社区和五泉镇斜上村等退役军人服务站,能紧贴退役军人军旅经历和工作实际,通过选树就业创业典型、建立志愿服务队伍、讲好“最美退役军人”故事等不同方式,挖掘各自工作特色和亮点,用心打造“退役军人之家”,创建氛围浓厚,标杆引领作用发挥较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督查的情况看,各镇(街道)、村(社区)在服务站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的总体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未出台年度镇(街道)级创建文件,未组织召开全镇(街道)“三型”服务站创建安排部署会议;二是镇办领导谋划研判不足,检查督导较少;三是镇办服务站工作人员变动频繁,有而不专,创建工作缺乏连续性。
(二)创建工作投入不足。重点表现在:一是服务阵地投入不足。如个别村(社区)目前尚无退役军人活动室,部分村(社区)活动室面积偏小,功能单一;二是人员投入不足。如少数村(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变动频繁,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生疏;三是部分镇(街道)、村(社区)在服务站创建中缺乏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不能严格按照区级创建工作规范和要求进行。
(三)业务督导不经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创建工作督促指导不够及时、不够精准,镇办对村(社区)“三型”服务站创建缺乏督促和指导,对村(社区)服务站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未能及时掌握、指导解决。
三、督查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筹谋划。各镇办一是要及时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出台创建村(社区)2022年度“标杆型”、“示范型”和“规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指导文件,全面安排部署和推进创建工作。二是要对照《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管理指导标准(试行)》扎实开展自查活动,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三是要对照《督查通报》反馈的具体问题和自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完善《创建倒排工期表》并切实加以推进。
(二)精准施策,加快进度。各镇办一是要建立镇(街道)创建村(社区)2022年度“标杆型”、“示范型”和“规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专班,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二是要结合《创建倒排工期表》和整改台账,做到“人员、任务、措施”三到位,严格创建奖罚,抓好整改落实,确保11月底前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三是要主动与宣传部、民政局等部门沟通对接,在就业创业培训、困难家庭帮扶、志愿服务、“最美退役军人”及“道德楷模”选树等方面讲好故事,打造亮点。
(三)强化督导,兑现奖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是要落实班子成员包片、工作人员包镇办的工作责任制,加大督促指导工作力度。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要加强协调,拨付创建专项经费,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对新创建成功的“示范型”、“标杆型”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按照有关文件及时兑现奖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