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 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杨陵推动高 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制定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区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起草组,在区委常委会领导下立即启动“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区委常委会多次对“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进行研究,要求“十四五”规划要准确把握形势,谋深谋准谋实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高水平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工作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符合上级要求、贴合杨陵实际、体现人民期待、引领未来发展。
起草组组织各镇办、各部门对本辖区、本行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并在深入调研谋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为《建议》起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委开展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农科新城,谱写杨陵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主题的“十四五”规划编制公众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了“两代表一委员”对我区“十四五”发展 的意见建议。区委、区政府各分管领导分别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十四五”时期各行业领域的政策机遇和目标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和谋划。起草组在全面总结前期调研研讨成果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建议》初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后,区委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发展务虚会,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理清我区“十四五”发展思路、主攻方向和实现路径。起草组根据务虚会讨论情况,对《建议》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2021年2月7日,区委常委会对建议稿进行了审议,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后,形成了今天提交全会的讨论稿。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起草的总体考虑是,谋划“十四五”时期杨陵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杨陵发展融入到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全局中,综合考量杨陵发展的政策机遇、基础优势和短板差距,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作出安排部署。
《建议》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结合杨陵实际提出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是突出规划《建议》的宏观性、方向性和指导性。《建议》主要以定性表述为主,在内容上重点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原则,确定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关于具体的经济量化指标,编制规划《纲要》时可以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提出。
三是坚持承前启后和改革创新相统一。认真总结和拓展“十三五”规划实施过程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健全完善常态长效机制,在“十四五”规划中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创新,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注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从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出针 对性更强的措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建议稿由3大板块、12部分、44条构成。
第一板块,包括导语和第一、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区“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第二板块,即第三部分至第十一部分,分领域阐述我区“十 四五”时期各方面的工作思路,作出工作部署。第三部分从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深化区校融合发展、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打造现代农业“双创”高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等7个方面,提 出把杨陵打造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第四部分从强力推进特色工业发展、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2个方面,提出打造具有杨陵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第五部分从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强化乡村 振兴示范镇建设2个方面,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研宜学的新杨陵。第六部分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实施招商引资工程等3个方面,提出建设高水平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七部分从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3个方面,提出打造更高质量的生态杨陵。第八部分从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方面,提出加快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第九部分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就业创业、优先发展教育、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健康杨陵、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智慧杨陵等8个方面,提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第十部分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等3个方面,提出打造文化强区。第十一部分从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高水平法治杨陵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水平、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杨陵。
第三板块,即第十二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阐述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千方百计招引人才、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议落到实处等内容,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障。结束语号召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抓牢机遇,凝心聚力新时代追赶超 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发展定位问题。《建议》提出“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三区三高地’”的发展定位,这是在充分考虑国家、陕西省战略部署和我区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确定的。我们必须高点站位,既要积极承担党中央赋予杨凌示范区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同时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把杨陵建设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城市。
第二,关于发展目标问题。根据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采取了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发展目标。由于我们与示范区共用一套指标体系,关于具体的经济和社会量化指标,将待示范区规划确定后在 我区的规划中再予以明确。
第三,关于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的竞争、区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加凸显了人才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性。这几年,我们实施人才招引计划,在人才引进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不够。实现“十四五”杨陵发展蓝图,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议》提出要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人才环境,让更多优秀人才选择杨陵、扎根杨陵。
第四,关于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问题。《建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杨陵高质量发展需求,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我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作了安排部署。当前,我们要坚持“着眼长远、把握当前”和“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原则,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农业农村改革、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抢抓机遇、汇聚资源、重点突破,确保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