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杨陵区委办公室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杨陵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区人武部党委,各人民团体,各国有企业:
现将《杨陵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中共杨陵区委办公室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2日
杨陵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城乡居民增收系列决策部署,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促进全区人民共同富裕,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工作主线,实施城乡居民增收八大行动,进一步扩大收入存量、培育增量,全面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行动目标
2021年,力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0%,达到42982元和16085元;城镇居民全年实现总收入73亿元,年度净增5.7亿元;农村居民全年实现总收入13.5亿元,年度净增1.22亿元。经过努力,到2023年,城镇居民收入较2020年增长3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较2020年增长35%以上,力争超额完成1-2个百分点。
三、工作举措
(一)实施万人劳动技能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源作用,促进线上线下培训融合,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及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群体,围绕家政、月嫂、康养、建筑水电等市场需求大、就业稳定性高的领域,每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创业群体和企业职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2021年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力争到2023年不少于3万人次。(区人社局牵头,工信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残联、各镇办配合)
(二)实施就地就业创业行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依托“秦云就业”小程序,指导企业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各镇办要及时完善区内求职者意向信息库,联系对接促进就业。采取财政奖励方式,鼓励企业优先解决区内就业人员。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加快镇办5个创业基地建设进度,吸纳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每年定期组织创业者外出学习考察,大力扶持发展特色饮食、现代农业示范等,重点培育创业团队不少于10家。2021年力争实现区内1万人就地就业创业,实现年度增收3000万元;到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三年累计1.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返杨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100%,到2025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以上。(区人社局牵头,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各镇办配合)
(三)实施蘸水面品牌化推广行动。做优做强“杨凌蘸水面”品牌,建立以国有企业管理、社会化企业运行的机制,围绕鲜面制作、汤料加工、佐料开发,大力培育一批创新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陕西、河南、甘肃等为重点培育板块,积极扶持杨凌蘸水面连锁店高标准品牌化发展,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店面给予适当奖补。建立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集原材料生产、技能培训、连锁经营为一体的蘸水面产业链。实施杨凌蘸水面特色饮食提升行动,加快专业化街区建设,积极推进杨凌蘸水面进景区,大幅提升市场认可度、美誉度。2021年高标准建成品牌旗舰店100家,力争3年内打造300家以上,实现年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年度净增2000万元;到2023年,力争实现年营业收入6亿元,带动6000人就业。(区文投公司牵头,工信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文旅体育局、各镇办配合)
(四)实施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商行动。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积极招引相关企业入区投资,把吸纳杨陵本地劳动力就业能力作为招商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鼓励发展服装加工、玩具制造、电子配件组装、旅游服务、手工艺品制作、农产品初加工、种苗繁育等产业,通过“微工厂”载体,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紧盯作业技术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工厂+居家就业”增收模式,大幅促进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2021年,积极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就业100人左右,年度增收1000万元;力争到2023年,招引就业3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3家以上,培育村级产业项目企业10个,实现就业2000人。(区招商局牵头,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农业园区办、各镇办配合)
(五)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培育行动。出台农村电商扶持相关政策,引入知名电商平台在我区注册分支机构,完善现有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功能,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积极发展订单式农业,组织电商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购销协议。鼓励企业直播销售,每年帮助不少于5家传统生产型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加大电商培训力度,每年最少组织开展不少于200人、不少于4期的培训班,培养一批商贸流通、生产型企业、合作社等企业直播带货人才和一批本地网红达人,每年培育销售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电商企业3家以上。2021年,实现全区电商销售额增长25%,年度增收1000万元以上;力争到2023年,全区实现网络销售15亿元以上。(区供销社牵头,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各镇办配合)
(六)实施特色农业增收行动。加快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行动。每年开展猕猴桃、葡萄品种更新3000亩,培育葡萄、樱桃、西红柿、黄瓜等果蔬种苗1亿株以上;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模式,每年改良土地3000亩。发挥“杨凌农科”品牌效应,每年打造1-2个区域知名农产品品牌。培育“杨陵农技”服务品牌,发展壮大猕猴桃技术服务队、女子嫁接队、设施农业建设队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每年输出劳务技术人员1.5万人次。大力支持发展林下经济,以猕猴桃、葡萄等经济林果园为载体,每年发展林下魔芋、羊肚菌及中草药种植1000亩,林下饲养鸡、鸭、鹅等畜禽5万只。2021年全区农业产业效益实现较大增长,年增收500万元;力争到2023年,实现农产品销售额年增长10%。(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农业园区办、农投公司、各镇办配合)
(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壮大行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完善杨陵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系列支持政策,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金银花、樱桃、火龙果及猕猴桃果酱加工等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每年选取10个村进行扶持培育。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探索建立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无人机喷防等技术服务。在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村级小微工程等领域,优先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努力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21年全区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增收500万元以上,力争到2023年实现年增收1500万元。(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局、各镇办配合)
(八)实施惠民政策促增收行动。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惠民政策,2021年度力争实现增收4000万元。完善各项惠民政策,确保涉农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等各项补贴补助及时足额到位,促进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实施农业保险惠民政策进村入户行动,不断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创新型保险保障范围,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惠农作用,降低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区财政局牵头,民政局、医保局、农业农村局、教育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发改局、农业农村局、人社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搭建协调共享平台,形成层层分工负责、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牵头单位要强化组织领导,把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放在民生工作首位,认真履职尽责,明确具体方案,制定落实清单,压茬扎实推进。各配合单位要全力配合牵头单位做好有关工作,合力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区政府每月将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进度,确保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促进居民增收的政策举措,及时向社会发布政策法规、岗位用工、技能培训等信息,宣传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落实增收政策的好做法好经验,发动和引导好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区委宣传部要开设宣传专栏,深挖八个专项行动工作中涌现出的创业标兵、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讲好杨陵城乡居民增收故事,营造全社会理解、关注、支持、参与的浓厚舆论环境和良好工作氛围。
(三)加强督导考核。区委考核办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对工作中亮点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奖励表彰;对工作措施不力、成效差的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约谈通报,工作严重滞后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解读链接: 图解《杨陵区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