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 正文

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6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类别:B                                                                                                     杨政农函〔2023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

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6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复函

代表姓名:吉 红

建议内容:关于进一步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工作的建议

答复意见:

尊敬的吉红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秦创原农业板块建设工作的建议》已收悉,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已商各有关部门,现就建议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为统揽,加快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如下:

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速创新要素集聚。一是加强科技创新谋划部署。召开示范区现代农业和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印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2023年工作方案》,细化分解年度工作任务。推进种业、畜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6个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30万亩高标准农田、种源创新及共享研发基地、畜牧产业创新园、陕西省预制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省科技厅召开国家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研讨会,推动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建设,组建方案已报至省科技厅。获批建设草业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预制菜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产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3个。组织申报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平台2个,省级科技示范镇、科技示范村各1个。三是加大科技项目策划实施。在旱区种业、土壤改良与耕地质量提升、节水农业等领域,获批2023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4项、1030万元,省科技计划项目159项、2732万元。围绕畜牧产业发展,启动实施陕西省畜禽育种“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加大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组织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6项。取得一批科技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12项。四是推动上合农业基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倡议的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上合组织国家和国际组织57名外宾、国内13个省区市代表齐聚杨凌,拓展了上合组织国家间农业交流合作。

二、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一是深化推进创业工作。加大创业团队招引和政策推介,认定创新创业团队32家,新增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25支,遴选2名科技经纪人入驻秦创原高校工作站。组织申报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兑现2022年科技创新券奖补资金15万元。二是建立常态化项目路演机制。建立开放共享、“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投机构广泛合作的路演服务平台,今年以来举办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杨凌分赛、科技成果路演、“金融半月谈”等活动72场次,促进成果对接落地。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产品及信贷政策宣讲培训,为区内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投放37户,金额26716万元。完善政银担风险补偿机制,上半年通过“科创贷”为8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900万元,累计达2350万元,推动全国首笔种业制种“双向订单”信用贷款在杨凌成功落地。

三、深化两链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促进成果交易转化。参加全省秦创原建设成效展,促进成果交易转化,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13项、交易额4.09亿元。召开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小麦新品种观摩会,促进成果与项目对接,撮合植物品种权交易14项、交易额688.2万元。杨凌2个创新模式典型案例、1个优秀事迹典型案例入选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名单。二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小巨人计划,兑现落实科技型企业奖补资金680多万元,积极动员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3家,同比增长13.7%。建立了52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组织专人开展“一对一”申报辅导,第一批组织15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科技小巨人正在征集申报。三是强化辐射效应。举办陕西省秦巴山片区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骨干培训班,开展各类农业科技培训252场次、2.6万人次,推动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杨凌)培训基地申报,深入开展科技援助西藏噶尔县,聚焦区域特色产业,举办噶尔县科技人员素质提升专项培训班,组织申报西藏自治区国家科技项目2项,通过做示范、送技术、搞培训、扶产业,推动杨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配合示范区、区委区政府继续抓好秦创原农业板块驱动平台工作,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配合示范区做好《关于打造秦创原旱区农业创新引领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出台。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秦创原旱区农业创新引领示范区, 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服务和支撑全省乃至早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二是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6个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运营水平,形成灵活高效的新模式。加快推动种业陕西实验室、畜禽育种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依托企业谋划建设一批“四主体一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全年新布局建设创新平台5个以上。聚焦现代种业、土壤改良、农业节水等领域,争取承担实施国家和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中国农科院技术转移杨凌分中心作用,推动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举办农业创新创业大赛、玉米观摩会等活动,开展团队引育和常态化路演,持续加大创业团队培育力度,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130家,年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96家以上。四是推动辐射效应扩散。提升拓展秦创原农业板块带动功能,持续优化农业示范推广体系,积极推动项目、成果、平台、人才、企业等创新要素在农业板块落地集聚。强化协同联动,深化与秦创原总窗口的对接,链接总平台的金融、政策、企业等资源。深入开展秦创原农业板块“三秦行”,深化与省内各市农业科技合作,全面推进科技援藏工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省内外扩散。

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农业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



                  杨陵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局)

                      2023年8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