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建议 / 正文

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类别:B类                                                                                                



杨陵区卫生健康局

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2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复函


代表姓名:邵崇斌、贺虹、马艳萍

建议内容: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防疫机构的建议

办理结果:

您提出的关于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防疫机构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杨陵区七普人口数253871人,现有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2022年底,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3,其中医院10,含公立医院1(杨凌示范区医院),驻区公立医院2(西农大校医院、杨凌监狱医院),民营医院7(朝阳、高新、惠仁、仁和、康复、西宝妇儿、祥合)。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卫生监督所1,妇幼计生服务机构1个),镇卫生院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村卫生室102个,个体诊所82个。全区以示范区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社会办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形成。五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泉、揉谷镇卫生院中医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诊疗及公卫服务能力逐年提高,基本可以做到预防保健在基层,日常诊疗在镇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区的格局日渐形成。

一、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方面

1.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方面

全力推动示范区医院提质增效,重点开展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创伤中心、卒中中心均通过省级验收,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验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成功入选陕西省临床重点专科。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朝阳医院、惠仁医院成功创建为二级医院3家二级医疗机构均开通了胸痛、卒中、创伤救治绿色通道,全区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健全。

2.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方面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并开诊发热门诊(诊室)11家,其中三级医院发热门诊1家、二级医院发热门诊3家,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7家。全区二级以上医院总床位数1198张,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床位741张,全区三级综合医院综合ICU床位30张。

3.综合医改方面。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持续完善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制度落实,区内一、二级医院区外转诊率分别控制在2%5%以内,区域内就诊率达90%,在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全面落实药品“三统一”及零差率销售制度,家庭医生签约率逐年提升,2022年底,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率分别达到65%以上和95%以上。严格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优先配备、合理使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均达71%、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均达83%,全区“基本药物”制度 在基层医疗机构达到全覆盖。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杨陵区七普人口数253871人,共有2个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73名职工,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及102家村卫生室共128人承担着居民健康档案、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及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管理、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及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预防接种、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及报告、健康教育、卫生监督协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近年来,受城镇化影响及交通便利的因素,城区人口及流动人口逐年增加,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基层基本医疗的需求逐渐下降,对基本公卫服务的依从性不高,城区基本公卫服务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

上半年,我们制定印发了《2023年杨陵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方案》及《2023年杨陵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考核方案》,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了能力提升培训24期,具体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全区常住居民人口250000人,截止6月底,全区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40837人,其中新建档案13278人,当年已完成档案核查210353人,未核查档案30199,核查未通过312人,建档率为96%,核查率87%

2.老年人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5665人,已完成体检5193人,体检率20%,完成中医药健康管理6305人,管理率24.6%

3.慢性病管理:截至6月底,高血压应管人数13800人,实际已管人数17472,高血压管理率126.6%,规范管理11009人,规范管理率63.01%,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9685人,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55.43%;Ⅱ型糖尿病应管人数4300人,实际已管人数5315,管理率123.6%,规范管理3369人,规范管理率63.39%,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2702人,管理人群空腹血糖控制率50.84%

4.孕产妇管理:截止六月底,早孕建册人数1186人,产前检查881人、1500人次,分娩795人,产后访视1119人、1251人次,42天访视1703人次,高危产妇136人,管理136人,管理率100%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管理人数15783人,儿童健康体检8708人次,其中筛查出贫血儿童13例,肥胖儿童130例。

6.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同期内确诊肺结核患者45人,已管理45人,管理率100%,已完成治疗的患者35人,按照要求规则服药患者33人,规则服药率94.29%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934人,规范管理876人,规范管理率93.79%,社区在册居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54人,管理率80.73%

 8.卫生监督协管: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8个,报告的事件或线索8个,信息报告率100%,协助开展的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实际巡察325次。

10.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登记传染病病例2723例,网报传染病病例2723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传染病病例2723例,报告及时2715例,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9.71%

11.健康教育: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07种、80602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27种、785次、3273小时;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27个,更新宣传栏20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4次,参加讲座人数6285人,开展咨询活动58次,咨询人数6045人次。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已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为每个村医及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配备签约巡诊箱,提高签约履约率2022年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3个,2022年家庭医生重点签约人群覆盖率达到81.2%。制定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签约人群与签约服务内容,截止6月底,签约总人数147748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81531人。

(三)居民健康档案开放工作。通过“健康杨陵公众服务”公众号向个人开放健康档案,开放内容包括个人健康检查记录查询、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慢病随访等公卫服务记录查询;生育登记等公众服务办理;健康教育宣传及健康知识科普。截至目前健康杨陵公众号推广应用,关注群众20万人,对公卫服务工作宣传发挥重大作用。

(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现状。5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标准化建设了独立的工作场地,设置了中医科、内科、全科、药房、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配齐了常规检验、心电图、B超、DR检查、临床急救等设备及基本药物,可以满足常规诊疗需求。村卫生室按照“政府规划、镇(办)建设、卫健督办”的建设方式,对全区村级卫生室统一进行改善和提升,按照80平方米、四室分离标准,每个行政村公益区建设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施,增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全区已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63个,其中,新建31个,巩固提升32个。

2.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杨陵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平台、基础数据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基层医疗机构实现院内检验开单、收费缴费、检验结果报告、影像检查全流程数据互联互通、在线流转,以及公卫服务数据实时同步公卫系统中个人健康档案,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以上信息化仅局限与杨陵区内的5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没有连通区内其他民营医疗机构及示范区医院,

3.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数81人,现有在编人数74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8人,职称情况分布如下:副高4人,中级28人,初级30人。聘用人员11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2人。实施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近5年共给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 27名,安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7人,其中2022年安排2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1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签订了免费培养协议。2022年底,全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72

4.诊疗服务能力。2022年全区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共121.8万次,其中医院类92.04万次,基层医疗机构28.8万次(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万次,村卫生室13.4万,诊所8.8万次。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目前,区内没有公立的二级医疗机构,区域内医共体建设无法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受到限制,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区域内医疗信息没有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带来不变。

下一步,我们将把代表们的建议与近期的调研情况积极给区政府汇报,取得领导的重视,与示范区积极沟通,尝试建立由示范区医院牵头,五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的区域医共体,实现示范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成立专家组,指导基层医疗工作,做实分级诊疗;基层选派骨干定期到示范区医院学习,不断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服务水平的目的。

同时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患者用手机通过身份验证,调阅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便可以查询过去的治疗信息,不仅节省看病费用,还能提高诊治效率。医务人员通过调阅患者健康档案,患者在不同医院的检验检查信息可以实现全区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重复检验检查的比例,节省患者医疗费用支出。

以上答复妥否,请批评指正。



                                杨陵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 7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