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C类 杨政发改函〔2022〕5号
杨陵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6号代表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代表姓名:邵崇斌
建议内容:关于城镇化过程中不断提高杨凌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
办理结果:
尊敬的邵崇斌代表,您好!
您提出的《关于城镇化过程中不断提高杨凌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我们高度重视本项建议,现就办理有关情况予以答复。
首先诚挚感谢您对提升我区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提出的中肯意见,对您所提出的5条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讨,积极与人社局、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深入沟通,认为您对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提高杨凌城乡居民收入上的见解深入,分析到位,很值得我们学习参考。
一、激发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意识
我区一直坚持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兴业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各镇办标准化创业中心作用,通过“秦云就业”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服务平台,以及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等渠道,将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宣传推介到群众中,并向群众提供职业指导、创业帮扶等方面的精准化服务,引导群众创新创业。对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融资贷款等创业服务。为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壮大创业主体,2022年以来,累计从区外招引创新创业团队9家,有力激发区内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截至目前,累计入孵企业300多家,带动就业4000多人。
二、整合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充分发挥区农广校作用,提升人才支撑水平。两校专家与47家合作社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展“贴心为农”“点单式”农技服务6场次,共100多名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惠及群众1100人次。区内现有高素质农民培训省级实训基地6家;区级实训基地18家,区级创业孵化基地2家,区级田间学校5所,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200人,转化或应用两校科研成果30多项,群众综合素质提升,收入增加。
三、制定培育方案,提升就业技能
为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培育,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定印发了《杨陵区2021年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杨陵区农业适度规模发展意见》。通过分专业、分班级制定了培育计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0家、现代农庄30家、家庭农场80家、专业合作社173家、产业化联合体6个。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开展农业高新技术培训,培育“杨凌农科女子嫁接队”劳务品牌,探索形成“技术+产品+服务”的农技输出新模式,为当前农业产业需求提供技能人才,帮助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四、加强养老技能,服务老年人群
制定印发了《杨陵区关于促进家政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杨陵区民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运营补助办法(试行)》,鼓励支持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业。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织各养老机构对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5方面22类115项指标体系。水韵天伦居老年公寓、区社会福利院分别被评为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农村幸福院示范点建设,从场所建设、设施配备、用餐标准、卫生标准、管理规范五个方面完善制度,统一标准,在全区打造了一批农村幸福院示范点。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将养老服务培训嵌入人社技能培训,累计培养养老护理人员1320余人。
五、培育家政人员,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开展家政行业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严格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工作思路,积极沟通了解各镇办就业群体的培训需求,围绕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等市场需求大、就业稳定性高的职业工种,动员各职业培训机构对就业重点群体尤其是农村务工人员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研究制定了《杨陵区万人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为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同时,利用梯级补贴政策确保参训学员就业率不低于30%,有力促使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促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致富增收。截止目前,2022年全区共组织开展家政服务行业职业工种技能培训15期,参训人员累计790人。
尊敬的邵崇斌代表,我们将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继续认真、虚心地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听取各界人士尤其是人大代表的批评和意见,集思广益,以便我们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在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我区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稳步提升。
杨陵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