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正文

《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解读

一、预案编制的背景及意义

为有效管控、降低、消除特种设备事故危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推进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实施,《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杨政办函〔2024〕13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按照《杨陵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杨政办发〔2022〕24号)部署,区市场监管局对《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行了编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区应急预案体系,确保我区特种设备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预案编制过程

《预案》的编制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项目启动、风险调查和分析、完成报告四个阶段。前期成立了《预案》修编工作小组,经过实地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了《预案》初稿。编制期间,修编工作小组先后集中3次对《预案》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2024年4月25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杨政办发〔2024〕13号)。

三、预案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预案》共8章33条,即总则、应急指挥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监督管理、附则、附件。《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织指挥体系。杨陵区人民政府成立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具体负责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依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实际情况,成立综合协调、专业处置、信息发布、专家咨询等工作组,迅速开展应对工作。

(2)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等级。按照特种设备事故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

(3)监测预警。包括信息监测、预警预防、预警行动与预警变更解除。“信息监测”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监察机构为主体,发挥执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各镇街、使用单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及时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证预警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高效。

(4)信息报告。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单位或个人应立即报告区市场监管局和应急管理局,情况紧急也可直接报告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和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研判事故性质和影响范围,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在2小时内(电话1小时,书面2小时)上报示范区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和区政府。

(5)先期处置。事故发生单位在报告事故的同时,应立即启动本单位专项应急预案开展自救,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尽快组织抢救遇险人员,判定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基层组织机构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群众疏散、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就近调用专业救援力量,控制封锁危险源,防止次生灾害。维持现场秩序,为后续救援开展创造条件,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6)分级响应。根据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区级应急响应级别从高到低划分为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发生一般事故,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并向区委、区政府和示范区市场监管局报告。发生较大事故,由示范区管委会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和省市场监管局报告。发生重大事故,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总指挥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并报省市场监管局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协助。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决定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总指挥由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或指定的同志担任,并报省市场监管局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导协助。

(7)响应级别调整。特种设备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且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逐级上报,及时提升响应级别。当特种设备事故危害已经减缓或消除,应当逐级报告上级政府,相应降低或解除响应级别。

(8)处置程序。对事故危害情况进行初始评估后,封锁事故现场,紧急疏散人员,建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域,设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根据发生事故的特种设备类别,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并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对发生次生灾害造成人员被困伤亡的,应立即开展救援行动,展开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和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

(9)后期处置。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应当及时安抚和慰问受害受影响人员,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理援助及安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证社会稳定。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和可能发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10)监督管理。区市场监管局应定期对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处置特种设备事故能力;应定期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四、主要解决的问题

《预案》制定后,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一是对应急组织指挥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二是明确了适用范围、特种设备事故的等级,突出了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是优化当前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相关内容,完善了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四是对《预案》文本进行了梳理,使《预案》更加符合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原文链接:《杨陵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