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调整”
1、调整拨禾轮位置
为了增强扶倒能力,减少损失,拨禾轮位置应向前、向下调整,使拨禾轮弹齿在最低位置时尽量靠近地面,以抓取秸秆。同时适当调高拨禾轮转速,调整时,不能使弹齿刮碰切割器,且拨禾轮两端高度要调整一致。
2、调整弹齿角度
收割倒伏小麦时,弹齿应向前或向后倾,根据倒伏程度调整至后倾15度或30度,使弹齿能从地面抓取作物,并送向割台。逆向收获倒伏小麦时应将拨禾轮弹齿调整向前倾斜15度~30度的位置,且将拨禾轮降低并向后;顺向收获倒伏小麦时应将拨禾轮的弹齿调整到向后15度-30度的位置。
3、调整筛子开度
收割倒伏小麦由于割茬低、喂入量增大、植株潮湿,使分离难度增大,应适当增加风量,调整筛子的开度。
二、“2降低”
1、降低收割速度
倒伏严重时,应逆倒伏方向收获,当倒伏较轻时可双向收获。在收割中应力求操作准确,适当降低收割机作业速度,保持直线行驶。
2、降低割茬高度
倒伏严重的地块在收割时一般要求割茬高度低于10厘米。
三、“2加装”
1、加装分禾器
收割倒伏小麦时,可将普通浮动式分禾器换成鱼雷式或靴式分禾器。这两种分禾器的分禾距离较长,且整体高度以及上下左右的分禾板均可调整,可以起到较好的分禾作用,减少分禾损失。
2、加装扶倒器
有条件的可在拨禾轮每个横杆上加装扶倒器(一般为8个),扶倒器将倒伏的小麦茎秆挑起、扶直、送入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