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扎实做好我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将2022年我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全区现有中小学校25所,其中小学13所,初中3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36136名,其中小学生15832名,初中生2734名,高中生1604名,九年一贯制学校6652名,完全中学4819名,中职学生4495名;体育教师专兼职共172名,其中专职教师125名,兼职教师47名。
1.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2022年,杨凌区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实施学校体育“两个标准”和“三个办法”,严格“两操两活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强化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有效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2022年杨凌区以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小学共开设不同种类的体育社团115个,并通过体育社团活动和体操、眼保健操、球操比赛等活动丰富和创新阳光体育运动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广泛开展校园球类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校园“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联赛活动的通知》、5月举办了网球(中学组)、足球联赛,6月举办了乒乓球联赛;10月举办了网球(小学组)、篮球联赛,并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练员进行了表彰奖励。通过竞赛在中小学中普及球类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2年,杨陵区教育局将武术作为校本活动载体,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聘请、选派专业武术老师利用体育课、大课间、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开展武术学练活动。目前,我区共有21所中小学、幼儿园开设了武术课程,成立了武术社团,培训学生达3000多人,武术操已成为许多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传统体育项目、夯实校园文化内容、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根据省厅文件要求,我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印发文件,周密安排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结合我省我区综合防控儿童少年近视工作要求,重点做好对国家体测系统视力项目的测试,加强对学校管理员操作中常见问题的培训和规范。2022年12月底全区25所中小学校的36136名学生完成测试。从测试情况来看,中小学生近视率有所下降。我区将不断增强和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和锻炼的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近活动,进一步降低近视新发率,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活泼向上成长。
4.教师队伍建设情况:2022年全区共有专兼职体育教师172名,其中专职教师125名,兼职教师47名。和2021年相比本年新招体育教师21名,但仍缺额29名,体育教师生师比达210:1。体育教师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培训机会较少,不利于专业成长。
5.教学条件保障情况、场馆设施等情况:截至2022年共有标准田径场28块:200米的18块、300米的6块、300至400米的1块、400米的3块;足球场地34块;篮球场68块;排球场43块;器械体操游戏区面积27349平米;体育馆4个3993平米;游泳馆2个,体育器材达标学校数20所。
6.经费投入:全区共投入体育经费275.9万元,其中体育场地经费188.6万元,体育器材购置42.9万元。其他工作经费44.4万元。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1.校园足球师资数量(专、兼职)。
全区共有足球特色学校10所,每校兼职足球教师1-2人,其他中小学校每校兼职足球教师保持1人,全区共30人。
2.开展校园足球比赛场次、队数、人/次数(区级、校级、班级联赛)。
按照要求,我区各校积极组织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展班级、校级联赛,通过不断比赛和训练选拨和培养足球好苗子,加入学校足球社团或足球校队提升中小学生足球水平。5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校园足球联赛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区级联赛,在为期23天的足球比赛中,足球小将们团结协作、奋勇拼搏,以娴熟的技术,细腻的脚法,默契的配合,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赛事。最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杨陵高级中学获得高中男子组一二等奖;陕师大杨凌实验中学、杨陵高新初级中学、杨陵第一实验学校获得初中男子组一二三等奖;杨陵高新初级中学获得初中女子组一等奖;揉谷中心小学、杨凌高新第二小学、杨凌高新小学获得小学男子甲组一二三等奖;杨凌高新第二小学、杨凌高新小学、杨陵小学获得小学女子甲组一二三等奖;杨凌高新小学、杨凌高新第二小学、揉谷中心小学获得男子乙组一二三等奖;杨凌高新第二小学、张家岗小学、揉谷中心小学获得小学女子乙组一二三等奖。
3.校园足球场地情况(新建、改扩建)。
2022年改建足球场2块(大寨中心、杨村中心小学)。
4.参加师资培训情况:
2022年参加各级培训人数66人。
5.经费投入情况。
各校园从教育经费中拿出共计16万元作为校园足球训练、保障等费用,用于开展校园足球比赛活动。
6.足球特色校建设及发展情况
各足球学校能够将校园足球发展列入学校发展计划,全面开展训练和班级联赛,经常开展足球宣传实践活动,均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由于疫情影响,只在上半年开展一次线上校园足球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督促各足球校园推进建设工作。
三、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2022年因疫情影响按照各级疫情防控要求,故我区原对外开放的五所学校操场继续处于关闭状态,对外张贴了关闭通告,暂停对外开放。疫情结束后我区各校操场会第一时间解除关闭,继续对外开放。
四、改革经验与突出成效
区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一是多方面引进体育人才,加强了体育师资力量。将部分退休体育教师聘为学校体育辅导员,购买一部分社会服务补充武术、足球等专业教师。二是大力开展体育特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全面开展中小学校特色创新课间操活动,大力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做操、爱运动的热情,不断强体魄、强礼仪、强精神。三是改善了中小学场地器材建设配备。各中小学进一步配齐了体育教学设施并建立了体育器材补充机制,改建了杨村中心小学、大寨中心小学操场,全面启动了职教中心体育馆建设。
五、主要问题与分析
1.我区中小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缺乏,普遍存在缺额现象,专业体育教师少,教学负担重,影响体育工作发展。
2.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人员到经费均投入不足。
六、下一年度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加强与西农大合作,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2.加大体育教学环境、场地设施改善力度
3.加强近视监测,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监测评价机制。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教育思路,丰富教育内涵,努力打造区域特色和亮点,不断提升我区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新时代杨陵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