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社会救助 / 正文

救助站倾情跨省护送,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返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因其他原因,流浪乞讨仍有发生,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城市当中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居无定所,且一大部分是精神异常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关心和帮助。救助管理站作为临时救助的第一站,始终遵循“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主动救助”的原则,而“护送返乡”作为救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体现着对不具备独立返乡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的人性化救助关爱服务。

3月5日晚,区救助管理站接到大寨派出所护送来站一名流浪乞讨人员,疑似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常。经诱导询问该女子自称杨**,三个月前从湖北省十堰市步行至杨陵。体温检测正常、无胸痛、咳嗽等症状,工作人员按照救助程序为其办理入站手续。入站后为其端来饭菜、热水,待其吃饱喝足后,详细询问其姓名?户籍住址?家里有无其他亲属?救助站工作人员凭着救助工作经验先和她聊天,通过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询问,在其只言片语中,确认了她叫杨**,今年47岁左右,家住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安家乡神雾岭村,和家里闹矛盾长期在外流浪,平时以乞讨为生。我站工作人员及时和受助人员户籍所在地救助机构取得联系,帮忙核实杨**身份信息并联系家属。我们邀请家属通过微信视频确认杨**身份,家属表示地处偏远,家境贫寒,盼望能护送其回家。

       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3月8日区救助站在示范区医院为杨**和三名护送工作人员做了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呈阴性无异常。我们和郧西县救助站取得联系,经协商区救助站决定于3月10日将受助人员杨**送至郧西县救助站。因路途较远,区救助站工作人员10日早晨6时从杨陵出发,11时40分安全将其送到郧西县救助站,办理交接手续,此次护送安全圆满完成。郧西县救助站表示已与受助人员家属取得联系,下午护送受助人员顺利回归家庭。

在今后工作中,区救助站将大力推广智能化寻亲手段,拓宽寻亲服务渠道,及时将滞留在站无身份信息人员上传全国寻亲网、头条寻人进行寻亲,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发布有关寻亲信息,扩大寻亲信息受众覆盖面,让走失人员的家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检索有关寻亲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帮助长期滞留人员回归家庭。

同时,区救助站将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大寨派出所)协调配合,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长期在站滞留人员(包括在托养机构和医疗救治机构托养人员)采集DNA血样和高清晰度人像照片,利用DNA比对和人脸识别技术手段,在公安机关人口信息库、打拐DNA信息库、失踪人口库中进行查询和甄别。对查明身份信息的长期滞留人员,在其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安排接送返回工作。此外,将建立健全滞留人员纸质档案或影像资料,为来站寻亲人员提供帮助。

为了让流浪人员尽早返乡与家人团聚,让仍在寻亲路上的家属尽早找到流落在外的亲友,杨陵区救助管理站将持之以恒,努力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杨陵区救助管理站

地址:农科路南段(南卜村口)

24小时救助电话:029-87012223

另有特殊情况请拨打:110或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