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三农工作 / 正文

【走基层看发展】杨陵区让贫困户住“新房” “第一书记”帮脱贫

西部网讯(记者石永波 实习生莫瑞琪)“要不是政府帮忙,我们一家真不知道怎么活啊。”杨陵区五泉镇桶张村张岳智的妻子魏银爱抹着眼泪说道,“下雨的时候房子到处都在漏水,人根本没法呆。” 

张岳智一家七口人,户主张岳智听力二级残疾,两个儿子均患有血友病,大儿媳妇也无劳动能力,二儿子今年进行了腿部截肢,两个孙子均在小学上学,7人均享受低保,每月领取低保金3040元。房屋因年久失修,严重裂缝,存在安全隐患,经专业人员现场鉴定为D级危房,各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84800元已发放到位。 

12月20日,西部网记者与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参加杨陵示范区杨陵区组织的“走基层 看发展”采访活动,在张岳智家,记者看到,二层小楼已经改造完成,外面是崭新的白色瓷砖,从房屋看没有一点贫困家庭的影子。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杨陵区按照精准脱贫工作安排部署,狠抓住房保障政策落实工作,将危房等级划分为C级和D级,C级危房修缮加固的补助资金最高可达6000元;危房等级评定为D级,对于五保户、低保户或残疾人家庭,给予保障面积标准内全额补助,对于一般贫困户,给予保障面积标准的80%。 

截至目前,杨陵区符合农村危房改造资格的126户,其中C级危房59户,D级危房67户,已将通过验收的89户危房补助资金共2772260元通过“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到位。 

12月21日一大早,“走基层 看发展”采访团又走进杨陵区揉谷镇石家村,该村第一书记崔创军为记者们介绍了自己上岗一年多来所做的工作。 

在村委会,崔创军语速飞快的给记者们介绍着村里的点滴变化,他对村里的事如数家珍,村里有几家贫困户,有多少孤寡老人,连道路硬化和排污渠修缮了多少米都分毫不差。 

崔创军自上任以来,先后帮助村上实施了4个建设项目,置办路灯18盏,完成村南臭水沟改造,修文化广场一处,建水冲厕所一座,硬化村内街道440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沟2000多米,完成了四号路冬季绿化工程,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的长效工作机制,使石家村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提升。 

除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花了大工夫,精准帮扶的民生工作崔创军也绝不懈怠。村民郭凤英的爱人患尿毒症去世,后来儿子在两年前发生严重车祸,花费十几万,让原本就贫寒的三口之家雪上加霜,然而命运的捉弄不止于此,今年3月,郭凤英查出患有肺癌,现在正在化疗。崔创军了解后,立即调查核实,倡导爱心捐款,申请临时救助资金,让郭凤英一家度过了难关。 

今年脱贫工作一开始,崔创军统筹安排、主动作为,“五大帮扶”政策全程跟进,使得石家村精准脱贫工作实现了实质性改变,28户精准户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