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三农工作 / 正文

家人面前的“隐形人”

在绛南村设施大棚里,戴方昌正在帮群众算收入账。  

地点: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

10月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刚下班回家的戴方昌从楼下的商店里买了5盒点心“软香酥”,过节了,他打算再去镇上的几个帮扶户家里转转,看看他们生活上还有没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咱到群众家里空着手说不过去,农村也不兴吃月饼,这点心群众最欢迎了。”戴方昌笑着对记者说。   

戴方昌是杨陵区五泉镇党委书记。   

10月4日7时,戴方昌就出门上班了。赶到办公室,他先处理了一些案头的公务。9时,戴方昌开始了他的“中秋走访”。第一站,他选择了离镇政府最近的五泉社区。   

9时20分,戴方昌来到了五泉社区4组帮扶户王宏的家里。王宏一见戴方昌,热情地拉着他的手就往屋里走。“你看,人来就行了,还拿啥东西。”屋里头,王宏的小孙女也闻声赶忙出来,不住地向“戴伯伯”问好。   

一见到王宏的孙女,戴方昌连忙打开本子翻查着什么。他被王宏拽进里屋,刚一坐下就问道:“大爷,你上次给我说的娃在学校吃饭的事儿,咋样,娃吃得习惯不?”“习惯,真是帮了大忙了,在学校的灶上吃,老师们都对她好得很。”王宏高兴地说。   

前些年,因为一场意外,王宏的儿子不幸离世。老两口的身体都不好,又带着9岁的小孙女,生活很不方便。今年8月底,孙女开学前,王宏找到戴方昌,希望让孩子中午能在学校的食堂吃午饭,减轻老两口的负担。戴方昌了解这一情况后,就把这件“待办事项”记在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当天下午,他就和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一起来到学校为老两口排忧解难。   

结束了对五泉社区的“中秋访问”,戴方昌又先后驱车赶往五泉镇辖区内的蒋家寨村、绛南村和毕公村。跟着戴方昌在田野间踩着泥泞奔波,记者发现,他每到一个社区、村组,总会先到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地点探访一番,嘱咐大伙儿添件衣服,过问下同事们的家长里短。   

“我们五泉镇一共有21个驻村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用脚掌把自己包的村组丈量了几遍。”戴方昌说,“驻村工作组的同志比我们辛苦得多。他们吃住都在村上,有的孩子还小,有的父母还要照顾,可为了工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们从没给组织提过要求,咱们这些同志为群众服务都是好样的,可在自己家里,在家人面前他们早就成了‘隐形人’。”   

一路走访下来,戴方昌的笔记本里又记了满满几页“待办事项”:蒋家寨村蒋俊儒家里的危房改造好了,屋里的墙还没有粉刷;魏娟玲的工作已经有着落了,心理疏导还要继续;绛南村张发岐家里的大棚有效益了,种什么、怎么种还要再帮着出出主意……   

下午,在毕公村结束了“中秋走访”,戴方昌又来到村旁正在建设中的“杨凌现代农业精准扶贫示范园”。“这个园区是咱们示范区为探索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新模式而创建的,主要是为低收入家庭谋个好出路。这个园区只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在这里打工不但管吃管住还有一份收入,更重要的是还能学到现代农业技术,说不定他们以后还会成为自食其力的职业农民。”戴方昌介绍。   

“戴书记,点心送完了,家里的‘软香酥’置办了吗?”记者问。“哎呀,你看把我这茬忘了。我得赶紧去买盒点心,下班回趟父母家。对了,我女儿今儿还回来过节哩,哎呀!你看还没到50岁呢,记性就差了。”戴方昌脸上的神情一会儿内疚,一会儿高兴。一旁的杨陵区农业园区公司总经理高辉看到了,笑着对记者说:“你看戴书记像不像个‘暖男’,心里老是装着别人,等他下班,卖‘软香酥’的早就收摊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