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三农工作 / 正文

校企协同“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在杨陵 ②

为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发展,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4月7日召开的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会上,8个专家服务团组建受聘,全力服务保障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现代农业“1123”工程。同时区内两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牵头,驻区企业和政府工作部门参与,组成53个联合包村工作队,按照“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日前,杨陵全区各村陆续召开对接启动会,全面掀起“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新高潮。

大寨街道西小寨村

4月13日上午,大寨街道西小寨村召开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对接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岁平、示范区产业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辉亚、杨陵区招商局主要负责人、陕西欧迪亚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大寨街道及西小寨村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各工作组成员从自身职责与职能出发为西小寨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大寨街道办及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西小寨村情、自然资源及产业现状,希望通过校企协同的强大合力,推进西小寨村乡村振兴迈进新的历史阶段。两级招商部门负责人表示,要立足西小寨村情及产业情况,紧扣杨凌示范区特色现代农业“1123”工程,通过策划包装系列产业项目,为西小寨村量身打造产业链。西农大经管学院张书记提出,将包抓村作为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与成果孵化基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会议要求,工作组要在西小寨村设立“五联一抓”校企乡村振兴推进办公室,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到“每周一调研,每月一研判”,全面贯彻落实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工作。会后,实地调研西小寨村可用建设用地情况及设施大棚使用情况。

下一步,区招商局将继续对西小寨村所有设施大棚、可用建设用地及农用土地进行细致调研,摸清产业发展难点与乡村振兴政策契合点,同时积极发挥协调联系作用,凝聚校企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谱写好高质量推进杨陵区乡村振兴事业的新篇章。

五泉镇绛中村

4月14日上午,五泉镇绛中村召开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对接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农学院冯永忠副院长、杨凌环球园艺有限公司经理梁艺军、区供销社相关负责同志、五泉镇有关负责人和绛中村“三委”全体干部参加了会议。

会上,介绍了绛中村村情、土地情况和发展计划,工作组各成员单位从自身职能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会议确定了包抓工作队队长、副队长和队员组成,并从产业、生态、文化、组织和人才振兴五个方面进行了分工,拟定了集体产业发展初步思路。会议要求,工作队各组成单位要严明工作纪律,落实“每周一调研、主要负责同志每月一研判”工作要求,加强横向和纵向沟通协调力度,进一步对全村产业情况调研摸底,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落实。

大寨街道寨西村

4月14日上午,西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华秦农牧公司、示范区烟草局、大寨街办、区委考核办五家包抓单位负责人,在大寨街道办寨西村召开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对接会。

会上,寨西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了寨西村基本情况,以及近几年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随后西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曹军会,华秦农牧公司董事长陈军,示范区烟草局、区委考核办、大寨街办包抓领导,就寨西村乡村振兴发展思路进行深入了解,积极协商讨论,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并就包抓工作进行初步安排,建立了包抓工作联系机制,为下一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泉镇曹堡村

4月14日上午,五泉镇曹堡村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联席会在村委会召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党总支书记马秀魁、示范区工青妇机关妇联主席张欣、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陕西三八妇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五泉镇包抓领导以及曹堡村部分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曹堡村支部书记介绍了村基本情况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包抓单位结合各自职能优势就“如何推进曹堡村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探讨交流,五泉镇包抓领导和曹堡村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指出,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包抓单位要明确包抓工作组织架构,建立了包抓微信群,拟定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初步设想,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好,才能使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会议强调,要摸清家底、科学规划;要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要用活机制、整合资源;要项目推进、责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