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渭河水域生态环境。6月6日上午9时许,区农业农村局在渭河湿地公园二期(杨凌段)开展了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活动现场,邀请了杨陵区公证处工作人员对放流工作进行了全程监督,确保放流工作公开透明。此次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具有净化水质效果的本地鲫鱼7万余尾。
随着工作人员慢慢将盆没入水中,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喝上渭河水,在此安家落户。据了解,此次投放的鲫鱼为滤食性鱼类,天然水体中以藻类为主要饵料来源,素有“藻类克星”和水体“清道夫”之称。
据悉,增殖放流是向海洋和内陆天然水域投放鱼、蟹、虾、贝等水产动物苗种而后捕捞的一种生产方式,广义地讲包括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向特定水域投放某些装置(如附卵器、人工鱼礁等)以及野生种群的繁殖保护等间接增加水域种群资源量的措施。增殖放流的目的在于恢复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此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渔业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精神,保护黄河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是配合禁渔制度实施,巩固和扩大禁渔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随着7万尾鱼苗缓缓流放渭河,将更加有利于保持杨陵区渭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构建鱼水相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杨陵、幸福杨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