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杨陵区冬小麦早春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麦田早发稳长,促弱苗为壮苗,巩固冬前分蘖,控制无效分蘖,调节适宜群体结构,为小麦中后期茁壮成长打好基础。
从冬前苗情调查来看,我区冬小麦苗情好于上年,和常年相似。因受秋播天气影响,有的农户抢时播种,整地质量较差,种植大户普遍播种偏晚,播种质量较差,田间坷垃比较大,前茬秸秆处理、整地不到位,出现悬根苗或落地苗,造成苗小苗弱,出苗不均匀,根少根浅,单株分蘖偏少,生长量不足,田间苗情结构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据气象台预报,受拉尼娜不利天气影响, 2023年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逐渐加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这增加了田间管理的难度,为了抓好小麦早春田间管理,达到促弱转壮,培育壮苗的目的。建议早春田间管理应从灌水、追肥、控旺、防冻、化除、防虫、防病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科学管理,具体如下:
一类苗:总茎数在85-75万之间,次生根5条,叶龄6.0,分蘖大于3个。这类苗管理措施:一是灌水、施肥(每亩追施8-10公斤尿素)。二是返青期镇压—保墒、控旺。三是草、病、虫害预防。“除草剂+杀菌剂+渗透剂”。四是预防倒春寒。灌水、施肥、叶面喷施(以寡糖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渗透剂)。
二类苗:总茎数在75-65万之间,次生根3-5条,叶龄4.5-6.0。这类苗占比例较大,管理措施:一是追肥灌水: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灌水(拔节期结合灌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6公斤)。二是草、病、虫害预防。“除草剂+杀菌剂+渗透剂”。三是镇压。四是预防倒春寒。灌水、施肥、叶面喷施(以寡糖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渗透剂)。
三类苗:总茎数小于65万,次生根少于3条,叶龄小于4.5。这类苗属弱苗田占比例较小,技术措施:一是返青期:每亩追施二胺5-8公斤+尿素5-8公斤,并灌水。拔节期结合灌水或降雨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二是草、病、虫害预防。“除草剂+杀菌剂+渗透剂”混喷;进行化学除草同时预防纹枯病、茎基腐、根腐病等苗期病害。三是镇压。四是预防倒春寒。灌水、施肥、叶面喷施(以寡糖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渗透剂)。
旺苗田:特别关注假旺苗,群体大于70万,次生根少于5条,叶龄大于7.0,一级分蘖小于3.0。这类苗主攻目标是控旺+促弱结合、保有效群体。技术措施:一是返青期镇压。二是起身期化控(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渗透剂)。三是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浇水。四是草、病、虫害预防。“除草剂+杀菌剂+渗透剂”混喷。进行化学除草同时预防纹枯病、茎基腐、根腐病等苗期病害。五是预防倒春寒。灌水/追肥/镇压/叶面喷施(以寡糖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渗透剂)。
冻害苗:技术措施:一是返青期每亩追施(二胺8-10公斤)+灌水;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灌水或降雨。二是草、病、虫害预防。“除草剂+杀菌剂+渗透剂”混喷1次,叶面肥+渗透剂2-3次。三是预防倒春寒。叶面喷施以寡糖为主要成分的调节剂(冷克星或奇善宝)+渗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