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水管理
玉米拔节至孕穗是需肥最多的时期,尤其是大喇叭口期是决定果穗大小,子粒多少的关键期。此期应重施氮肥,每1/15公顷可施尿素20~25千克。在抽雄至开花期要补施粒肥,一般每1/15公顷施尿素7.5~12.5千克。
适逢今年夏季几次降雨,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根据最新土壤墒情监测显示:(0-20cm)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136.17%,(20-40cm)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129.11%。与上期相比,(0-20cm)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杨陵区分别上升15.17个百分点;(20-40cm)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杨陵区分别上升7.76个百分点。
满足了玉米拔节至抽雄期、玉米抽雄至开花期、子粒形成至蜡熟期对水分的需求,进入旺盛生长阶段,特别是抽雄前10天左右,对水分要求更高,为需水临界期。此时,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是需水高峰期,土壤相对含水量要达到80%左右。是决定玉米产量的重要阶段,仍需要充足的水分。此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75%为宜。以上各期,我区土壤含水量充足,有利于玉米生长需求。
二、病虫害防治
据杨陵区气象台预测,近期我区还有几场降雨,受夏季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病虫害的发生需引起广泛注意。对此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往年病虫害发生规律,从6月底开始组织人员定期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进行田间跟踪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前期我区发病情况较轻。8月初,我们在开展田间调查时发现我区位于揉谷镇姜嫄村良科农业制种公司的290亩田块也出现了草地贪夜蛾,发生程度属于中度,所幸农户的田块并没有发病症状,针对以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联系良科公司喷施10%虫螨腈悬浮剂对发病地块进行防治。为了防止扩散,我们对周边700亩玉米田同时进行药剂防治,目前已经防治300亩,防治工作还在进行中。(可用药:乙基多杀菌素和甲维盐虫螨晴)。
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是粘虫和玉米螟,防治时注意防治务必掌握在幼虫3龄期以前尽早防治效果好,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80ml/亩,5%高效氯氟氰菊酯12-18克/亩,20%辛硫灭多威乳油80-100克/亩,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30—40ml/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施药,以上午为宜,重点喷洒植株上部。病害主要是大斑病要是玉米中后期雨水多玉米大斑病发生会重于往年,建议可用50%多菌灵或50%退菌特500倍液喷雾,每隔五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拔除小株
在玉米抽雄穗前和吐丝前后,将少数没有结棒能力的小株、弱株拔除,既能省水省肥,又利于田间通风透光。
四、人工去雄
在玉米雄穗刚露出顶叶,还没有散粉时,隔行或隔株去掉雄穗,以使养分集中供应果穗。
五、人工辅助授粉
为确保完全受粉,在雄穗散粉后期,要逐株检查,对没受粉的新鲜花丝,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六、适当晚收
在不影响茬作物播种的情况下,要适当晚收。如果今年中后期雨水较多,玉米生长期也有所延缓,为了实现晚收增产的目标,玉米中后期的肥水管理要跟上,保证玉米绿叶活棵成熟。建议在玉米苞叶变白、松散、子粒线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时收获,适当晚收可增产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