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不合理施肥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氮肥利用率一般仅为30%-60%、磷肥2%-25%、钾肥30%-60%。未经作物吸收利用部分则通过经流、淋溶、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不同方式沉留于土壤中,或进入大气和水体,造成农业生态破坏。长期施用化肥会恶化土壤性状、降低土壤肥力,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产生追施化肥的恶性循环。化肥进入土壤后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营养元素经雨水等进入河流、地下水,造成自然水的富营养化,水藻、蓝藻等大量繁殖,水质恶化,造成水环境污染。过量、不合理施肥还会造成重金属积累,重金属是化肥对土壤产生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质, 进入土壤后不仅不能被微生物降解, 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 甚至可以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 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肥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过多的使用化肥在农作物上面,会造成农产品内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残留,危及人类食品安全。过量施用化肥,会对植物的新陈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的蔬菜、水果,植物体内可能积累过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积累一般不会使植物受害,但人食用这种蔬菜、水果后,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是诱发各种消化系统癌变的罪魁祸首。长期的施用化肥,还会造成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如施用过多的磷肥,磷肥中镉含量较高,长期积累致使土壤和植物体内镉含量显著增加,食用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防治化肥污染的办法
一是调整施肥结构, 加强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新型缓释化肥;二是改进施肥方法,大力实施秸秆还田和绿肥轮作,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三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 减少化肥的浪费,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