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在我国第十三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之际,由中共杨陵区委区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中共杨陵区委宣传部、杨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百姓舞台唱响杨凌文艺汇演活动在区文化馆门前举办。
五泉曲子《后稷传说》拉开了活动的序幕,石家木偶《下河东》、《斩秦英》等一系列具有我区民间特色的非遗节目轮番上演,亮点频现。新编排创作的《为“扫黄打非”做贡献》、《“书香杨凌”带来的欢乐》等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扫黄打非”、全民阅读等工作取得的成绩。演出中,来自民间的表演艺人无论是唱腔风格还是舞台的形象塑造都有板有眼,惟妙惟肖,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和阵阵掌声。
活动中《五泉刺绣》、《高浮雕传拓技艺》、《五泉周李泥塑》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吸引群众驻足观看。制作的30多块非遗宣传展板,展示了全区20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民间文学3个、曲艺1个、民间美术4个、传统戏剧1个、民俗4个、传统医药2个、传统技艺5个。
现场发放文物遗产保护宣传册600余册,文化保护法宣传资料1000份,摆放展板10块。目前,全区共有文物点53处,古遗址26处,古墓葬21处,古建4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及近代重要史迹2处。已定级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通过本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多角度的集中宣传展演展示,不断提高全社会“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文化遗产主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引导非遗传承重新回归乡村、融入农村生活,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示范区实施“3631”方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借助本次活动,示范区、杨陵区两级“扫黄打非”办采取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资料等方式宣传“扫黄打非”知识。现场宣传横幅2条,摆放“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展板14个,接待群众300多人,发放手提袋200多个,“扫黄打非”宣传页、文化、出版市场法律条文、“绿书签”《致广大家长学生的一封信》等资料2000多份。同时,文体旅游局制作旅游景区景点、研学旅行线路、杨凌一日两日旅游线路展板15块,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1200余份,全方面宣传杨陵“农业科普游、农庄休闲游、农耕体验游、生态健康游、体育健身游、研学旅行游”等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