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草医药包括太白草医、太白草药两个部分。其中太白草医源自秦岭本土的传统农耕文明,活动范围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区域的关中、陕南地区,波及四川、湖北、河南、甘肃等省份。主要是由道家龙门派传承,解放后逐渐传承至民间,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太白草药分布在以我国“三大药山”之一的太白山区域为代表的秦岭山区及周边地区,部分药物已列入陕西省地方药典目录。据《太白本草》一书记载,仅植物药材达到1400余种,代表药物为“太白七药”及以“太白”命名的药物,多为当地特产,如灯台七、钮子七、雄黄七、桃儿七,太白米、太白茶、太白花、太白洋参等。太白草医药的发展传承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远古至金、元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神农氏、孙思邈、王重阳等,他们被太白草医尊为“太白草医13代师祖”;二是道家丘处机创建的龙门派传承谱系,以龙门派“百字谱”为序,至今已传至26代。代表人物有丘处机、马丹阳、李诚法(李白生)等人;三是民国时期由道家龙门派逐渐传入民间至今的传承。
太白草医药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传承,已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特色鲜明的医学流派,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效方剂,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用药规律,为当地老百姓治病疗伤、养生保健,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深受大众的欢迎。时至今日,太白草医药的传承在临床、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当地老百姓的医疗和养生保健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太白草药在引种、流通、产品研发、销售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2017年12月25日,《太白草医药》列入杨陵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