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杨陵 / 魅力杨陵 / 民俗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五泉刺绣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2-10 10:31

五泉刺绣源于汉族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经过漫长历史岁月而形成的当代刺绣艺术。它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刺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刺绣不是换了材料的绘画或照片,绣品的图案以针法显示深浅、远近、虚实的效果,就使刺绣具有了不同于绘画、照片的时空趣味和装饰韵味。
       绣品是纯手工精制的高档工艺品,在制作时要严格依网格施针,针法细密、严谨。与精细的苏绣、蜀绣相比,五泉刺绣还是比较粗犷的。色彩多采用块面对比,古朴典雅,鲜活艳丽,具有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五泉刺绣是杨凌地区刺绣的一个缩影,杨陵区绝大多数农村妇女均有刺绣技能,她们在门帘、枕头等饰物上绣出各种花草虫鱼图案,表示“龙凤呈祥”、“莲生贵子”等寓意,以装点用品,美化家庭生活,抒发审美情趣。其特点是粗犷,多数以大富大贵为基本思想格调。五泉刺绣在继承古老的传统技艺基础上,又大胆创新,融进了陕西地方特色,设计制作的双层细纱绣、穿罗绣等作品,人物生动、色彩绚丽,带有浓厚黄土地特色。目前绣品主要以台布、枕套、靠垫和旅游品等为主导产业,已经形成集约化经营模式。2017年12月25日,《五泉刺绣》列入杨陵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