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杨陵 / 魅力杨陵 / 民俗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马援传说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2-10 10:35

马援,生于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在赵惠文王时因公赐爵号为马服君,后世子孙即以马为姓。汉武帝时,其曾祖父以两千石的官级,自邯郸迁至扶风茂陵山之成欢里。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马援传说源远流长。二千多年以来,马援祠的香火未曾中断,马援传说代代相传,主要有马援故里毕公村;马革裹尸军人魂;马援在海南; 马援一箭定胜负; 社火台的传说;“薏米池”;“马革裹尸”成语的由来;弃暗投明等。这些故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马氏后裔。在马援传说的影响下,为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倡导中华孝悌文化,弘扬马援精神,继承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传统价值观,鼓舞激励后人,马氏后裔祭拜马援祠的活动延续至今。作为汉代名将的马援,其非凡人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而流传于民间的马援传说则是对这一精神的丰富和演绎,其内涵已经超越了历史的范畴,成为众多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的代表。2011年3月,《马援传说》列入杨陵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