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杨陵 / 魅力杨陵 / 人文景观 / 文化古迹 / 正文

唐王洞遗址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2-10 15:16
       唐王洞遗址位于杨陵区李台乡建子沟中学院内,传说此洞为唐王李世民的出世之地。该遗址现存有木化石、上马石等遗物。1958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90年9月被杨陵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杨陵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王洞遗址为地下窑洞式建筑,形似地窖,均为土质结构。门首有瓦房约一间,窑门上悬挂“太宗悬弧处”木牌一面,窑门为木革子门,窑面宽约2.58米,进深约8米,高约2.4米。窑内有土台一座,土台高约1米,宽约0.9米,长约2.58米,窑坐北向南,有砖砌台阶,现已填平。竖有杨陵区人民政府保护标志碑。在唐王洞东南约5米处,有一座宫殿遗址。据史料记载为庆善宫后殿,系清代所建,此建筑坐北向南,建于1.5米的高台上。硬山顶,由筒瓦覆盖,屋顶为砖脊,无鸱吻和飞椽;台沿四周用砖包裹。南有五级台阶,前后檐柱半露明,涂朱红,半夹于檐墙之中,因学校建设现已拆除。殿前有上马石三块,均为六边形,上下有刹,第 块通体浮雕莲花图案,其余两块六边形也有阴刻周线,但无任何图案,相传为唐太宗 的上马石,现群众将其垒起,形似石塔。在上马石的左边,有碳化木一块,呈碳化状 残高约1.8米,宽约0.5米。碳化木系一棵名曰:“可憎树”的古木经风吹雨蚀变化而成(现存于杨陵区文物管理所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