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杨陵 / 魅力杨陵 / 人文景观 / 文化古迹 / 正文

邰县故城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3-25 15:21
      邰县故城属秦汉时期的古城址,位于杨陵区揉谷乡法禧村。遗址东至永安村,西至石家村,北至尚德村,南至渭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1000米。1983年10月26日被扶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上暴露长约10米的夯筑墙基及大量的灰坑、墓葬,还发现铸铁作坊遗址。出土粗绳纹五角陶水管、绳纹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和“邰”字铭记的秦代铜鼎铜温壶。1974年暴露汉墓一座,出土铜“桃都昌印”一方及铁制“大泉五十”钱币等。城址周围各村,发现有密集的战国至秦汉时期墓葬,出土大量铜、铁、石、陶等文物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村东南20米处发现文化堆积层,准积层长约1米,厚约0.3米,距地表约0.3米,内有筒、板瓦残片和陶器残片等。遗址地表偶见粗、细绳纹筒板瓦和陶器残片。该遗址对研究秦汉城池的建制与分布等有重要价值。“邰县故城”名称为1988年普查时确定,《史记·周本纪》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置邰县。《水经注》扶风县志》载,秦汉建邰城。出土器物铭文证明其地望与史籍记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