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日起至2020年3月20日杨陵区开展“治乱象、打堵点、阻事故、送服务”百日交通安全大会战行动。
以“奋战100天,净化路面行车秩序,坚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为目标,进一步补齐管理短板不足、抓好关键措施落实,努力实现涉交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一、治乱象,净化道路交通秩序
1、持续加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工作
(1)扎实开展“车让人 人守规”交通违法整治及文明交通实践活动。在巩固提升车让人治理水平基础上,加大人守规安全教育和管理,形成文明礼让顺畅通行良好氛围。
(2)继续加强摩托车违法行为整治工作,加大摩托车驾驶员办理驾驶证和车辆挂牌工作,全面规范摩托车通行秩序和降低摩托车交通事故发生率。
(3)持续开展不间断的机动车假牌套牌、酒驾醉驾、超速、违反交通信号灯、逆行、违法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工作。
(4)加大针对农村地区面包车农用车超员、货运车超载、校车超速超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不按规定通行等重点车辆、重点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5)重点整治主干道、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周边等重点路段和上下班高峰、农村集市、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交通秩序,严查“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和农村车辆违法载人、严重超员等问题。
2、开展渣土车及占道经营专项整治
(1)重点整治夜间、凌晨渣土车、水泥罐车等城市建设工程车辆监管缺位问题。
(2)加强工程建设单位运输车辆源头管理,杜绝证照不全和超载、超排放车辆出场出站。
(3)对占用车行道、人行道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坚决取缔“马路市场”、“路口市场”。
3、开展营运车辆违反运输管理专项整治
(1)整治出租车乱收费、不打表、拒载、强行拼客、欺客甩客等违规经营乱象。整治公交车不进站停放、站外拉客等行为。
(2)整治非法营运“黑车”、“网约车”、共享汽车、电动车非法载客;对货运车超限行为进行查处。
(3)对各类大中型货运车辆在县乡道路上营运违法行为进行整治,重点治理外来过境重型货车失控漏管、车辆和人员资质不合法、车辆技术状态不可控、非法改装、报废车辆违法挂牌、不合格车辆通过检测、货车车辆普遍超载、运输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货运装载源头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查“百吨王”车辆。
二、打堵点,保障道路通行顺畅
1、完善城市功能区建设,实施道路畅通工程
(1)在取缔马路市场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市民的生活需求,在主要居民小区周边区域开辟中小型蔬果市场。
(2)在交通需求量大的区域选址筹建公共停车场站。
(3)打通条件允许的城市断头路,形成出行微循环;完善“非机动车道”慢行交通空间,实现城区慢行通道连通。
(4)完善城市道路、县乡道路标志标线;利用标线、隔离设施对路口路段进行合理渠化;对广告、树木等遮挡交通信号和影响驾驶人安全视线的予以拆除、修剪和清理。
(5)在城市道路人流、车流密集、交通需求量大的十字路口、路段增设人行过街天桥,实现人车分流通行,确保各行其道。争取在“大会战”期间实现项目立项,力争2020年建成。
2、强化一线警力,加强道路交通畅通管理
(1)加强道路通行秩序管理,根据交通需求科学合理安排警力,调整勤务管理模式,交警部门80%以上警力下沉一线。
(2)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在城区主要道路、车流量较大路段、易发生交通拥堵路段,安排警力执勤维护交通秩序。
三、阻事故,强化隐患排查和源头治理
1、全面加强道路隐患排查
(1)重点整治公路及城乡结合部城市道路、施工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缺失,临水临崖、长大桥隧、连续长陡坡、团雾雨雪冰冻多发路段和马路集市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展道路安全风险评估,做到“一路一策”。
(2) 加强对区内城乡公路立交、桥梁、涵洞安全隐患排查,主要针对立交、桥梁、涵洞技术设计、使用年限、安全防护进行勘察、检测、研判,防止因老化、承载过量等发生安全事故。
(3)加强道路应急保障工作,对路面积雪结冰、事故多发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要依照相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限时通行、警车带道等措施。
(4)对于省、示范区、杨陵区三级挂牌督办道路安全隐患,治理责任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整治力度,确保100%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2、全面加强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1)重点整治运输企业只收费不管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问题,严查客运、危运企业违法挂靠、挂而不管行为,严厉打击“黑客车”、“黑货车”和“黑客运企业”。
(2)以公路客运企业和客运场站、公交企业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和驾驶人安全教育不到位、对车辆动态监控专人值守制度不落实等隐患突出的运输企业。
(3)督促客运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强客运站源头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三关一监督”、“三不进站、八不出站”;加强运行车辆动态监管,遇到冬季雨雪恶劣天气、不良路况等情况及时通知营运车辆规避或暂停客车运行。
(4)加强公交企业、出租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加强滴滴约车、共享汽车等新业态运输企业的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监管。
3、强力开展车辆驾驶员隐患清零行动
(1)开展重点车辆源头隐患清零,紧盯 “两客一危、重货重挂”和面包车等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及驾驶人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突出隐患,各项检审验率达到99%以上,最大限度清除各类源头风险,夯实安全基础。
(2)以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农用车和工程施工车辆、重型货车、“营转非”车辆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违法未处理、非法营运等安全隐患。
四、送服务,全面提升道路通行安全环境
1、开展营运车辆、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大教育和服务提升
(1)开展客运、公交、出租等营运车辆驾驶员冬季交通安全大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开展滴滴等共享汽车新业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和规范代驾管理,丰富群众出行选择。
(3)开展电动自行车上门预约服务。深入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的社区、农村进行现场预约服务和交通宣传,进一步提高电动自行车挂牌率,提升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服务
(1)持续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增强宣传教育 “七进”工作实效,积极营造宣传氛围,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
(2)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开展“事故多发路段”、“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等五大曝光行动。
(3)针对冬季出现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及时发布交通出行预警信息。
3、加强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加强中小学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区内各学校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到法制教育内容,聘请交警和交通安全从业人员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力量。
(2)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创建等活动,丰富交通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