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食品安全 / 正文

织密食品药品“安全网”——记李台街道办食药监所

来源:杨凌时讯 发布时间:2016-04-22 16:07

一目了然的服务办事指南,真心实意的便民服务承诺,滚动醒目的LED显示屏,功能齐全的快检设备……4月18日上午,走进位于五胡路中段的李台街道办食药监所,每个楼层的墙壁上都张贴着内容丰富的食安宣传标语,无不向人传递出“食安杨凌”浓厚的创建氛围。  

2014年,杨凌在全区5个镇(办)分别成立了基层食药监管所,李台街道办食药监所作为其中之一,承担着辖区1090个监管对象的食品药品监管任务。在这个占地200余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内,设有单独的办公室、食药监管科、快检室、档案室、培训室和库房等。  

“这是我们所的食品药品快速检测室,冰箱里存有检测试剂,实行AB岗,保证日常快检需要。”在李台街道办食药监所负责人丁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快检室,一块块标准的食安快检制度和流程牌悬挂于墙,时刻提醒检测人员规范操作。据丁金介绍,目前,快检室配备了手工检测和自动快检仪两套快检设备,具备肉、面、蔬菜、辣椒面、水产品、亚硝酸盐等14个常见重点品种的快检能力,按照计划每月检测不少于20批次,对群众关切的食品药品进行专项抽检,从严从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走出快检室,记者被墙壁上一幅分工明确、清晰可见的监管网格图和食药监管相对人分布图所吸引。黄色餐饮,红色小作坊,绿色食品销售……眼前这幅食药监管相对人分布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种类的监管对象,使人将辖区所有路段、社区和食药监管对象的分布情况看得一清二楚。由于李台辖区监管对象多、任务重,在全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监管所积极落实“四有两责”,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采用“网格化”食药监管这一新模式,将辖区所有监管对象规划成一个食品安全小网格,实行“格长”负责制,定岗、定人、定责实施监管,实现了监管领域无盲区,监管对象无盲点,监管环节无断层,监管品种无遗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监管,确保了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职责的全面履行。  

1条示范街、168个示范区经营单位、3个食品摊贩集中经营点……在杨凌全面开展“双创”活动以来,李台街道办食药监所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实现持证经营,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有效保障了辖区3.7万人“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