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通过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和示范企业的建设引导,以点带面、建档立制、全域覆盖,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
食品安全无小事
2月11号,在杨凌张家岗村某小商店,检查人员问:“看还有多少存货,全部拿出来,这个东西过期了。全部下架,过期产品我们就全部没收了。按道理销售过期产品是要受到处罚的。”店主说:“如果人家那个(顾客发现过期)的话,我们就给换了。”检查人员告诫:“你们自己要经常对你们这些食品要进行清理,临近过期的食品要单独放开,到了有效期限还没有卖掉的,赶紧就要把它下架或者销毁。”
最后,按照规定,这家商店15袋过期鸡爪、2袋霉变鸡爪被现场没收,并要求店主限期整改。这是去年3月成立的杨陵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春节前的一次例行检查。作为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下派机构,杨凌三镇两个街道办全部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管所,对全区828家农村餐饮店、食品流通商店和小作坊建立档案,纳入监管,通过在各村选聘协管员,形成从食药监局到监管所再到村级协管员的三级巡查体系,实现了农村食品小商店小作坊安全监管全覆盖。
“咱要他的进货台账和票据,主要就是保证他的食品购进渠道是正规渠道,保证供货商有合法资质,再一个食品的质检报告,食品批次票,保证他的食品是有保障的。”杨陵街道办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张亮如是说。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杨凌田园居南门夜市是杨凌一条重要的饮食街,存在时间长,摊贩多,卫生条件差。去年8月,杨陵区食安办决定在这里创建管理规范、服务到位、质量放心的食品安全示范街,对环境整洁,经营秩序提出了7条标准,并统一车辆、标识、工作服。半年时间过去了,在这里卖了6年酸辣粉的摊主刘树满开始不理解,现在是满心的欢喜,说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卫生干净了,整齐了,操作方便,再一个给顾客带来的印象也好了,现在吃饭的人比以前多了。”刘树满高兴地说。
从去年8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以来,杨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方面整合建成了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认证中心,建立安全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另一方面联合多部门,化堵为疏,对全区2137家食品生产经营户分门别类、建档立制,用制度规范,用督查落实,实现食品药品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全域覆盖。
展望未来,杨凌示范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媛丽表示,“以创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企业、示范街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将小餐馆、小食品店、小作坊、小摊点,全部纳入我们日常管理和监管的范围,来逐步地进行规范,促进全区的食品安全治理和保障,上一个新的水平,以达到杨陵区、示范区两级联创、覆盖城乡全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