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食品安全城市 / 正文

关于印发蒋展宏同志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动员会上的讲话的通知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5-02-06 11:40

杨政食创办发〔2015〕1号  

关于印发蒋展宏同志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动员会上的讲话的  

通知  

各成员单位:  

现将《蒋展宏同志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动员会上的讲话》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杨陵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  

2015年2月3日  

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动员会上的讲话  

蒋展宏  

(根据录音整理,2015年1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这个会议,是区委区政府年前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十分重要,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刚才,满卫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两个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与部门、镇(办)签订了创建目标责任书,3个单位和张家岗市场做了表态发言,工作安排和表态发言都很好,也很具体,现在关键是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创建工作总体要求和我区实际,围绕抓好落实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任何工作,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安排的再周密,再细致,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建工作也一样,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和认识。  

(一)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高度上去认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食品安全工作本身就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近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们不断完善和建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追溯体系,严把安全质量关,全区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但没有事故并不代表我们的食品就是安全的、监管就是有效的,这是必须端正的态度。加之目前土壤污染的加重,病虫害的增加,现代物流的发展,饲料生产、奶加工企业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内,我们不敢保证生产出来的东西是完全放心的,对外,不敢保证引进的食品是完全放心的,大家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在食品安全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和改进。  

(二)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上去认识。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当前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就是最大、最基础的民生,任何宏伟的设想,都是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积累而成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给老百姓一下子解决什么大事情,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可能还有办不到的地方,那么,就要从老百姓最需要、最基本的工作做起。食品安全就是老百姓最需要、最基本的东西。要想成为人民满意的组织,人民满意的政府,就必须从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抓起,第一保证有吃的,第二保证吃了没有问题。这就是一个最小的目标,也是一个最大的民生,通过这样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最终实现我们的美好蓝图。 

(三)从杨陵大发展的角度上去认识。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理应在食品安全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如果说我们能把杨凌135平方公里变成食品安全的净土,如果周围的老百姓都认为,杨凌吃的东西都没有问题,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没有问题,把这一张食品安全的名片打出去,无论对杨凌的招商引资、现代农业,还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我想,从国家层面上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杨凌从现代农业示范这个特殊角度上,就更是责无旁贷。  

(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些都是中国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发展这么多年,人口众多,基础薄弱,从过去的吃不饱,到现在的能吃饱,但还没有完全转变到能吃好的层面上来。中国的食品安全,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十分关注,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问题还比较多,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我们要树立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如果通过创建活动把食品安全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那么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就会大大提升。从这个角度上去认识创建工作,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做好创建工作的底气和信心。  

二、明确任务,细化目标,全面落实创建工作责任  

“两个创建”,工作量非常大,任务也非常多,既有硬任务,也有软任务,《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指标》有5大类178项指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指标》有5大类38项指标,其中体系、制度、宣传方面的工作大家看都是软任务,其实软任务是硬任务完成的基础。第一要逐一认领任务。各部门、各镇办、各村、各社区不要感觉这个事太小,不要轻视这些具体的创建指标,要逐级认领,逐一落实。第二要细化分解任务,创建办要针对指标,精心细化具体任务。各部门、各镇办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倒排工期,任务细化具体到责任人,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第三要有担当意识。创建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没有责任意识,没有这种担当,创建工作是做不好的。创建工作中很多事情做起来可能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没有看头,也没有说头。但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要求最强烈的事出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担当在前,问心无愧,这是一个做人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都需要有这样的服务理念。杨凌只要把教育、医疗、食品安全这些基础工作做好,就栽下了梧桐树,就会引来很多金凤凰。这些基本的东西做不好,很难留住人。从这方面讲,目标要再细化,任务要再分解,落实要再给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两个创建”一次达标  

(一)要软硬指标一起抓。抓硬件就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让老百姓通过创建活动真真正正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抓软件就是建制度、建机制,使食品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达到规范化。在创建工作中,要抓软件促硬件,形成互为促进的工作格局。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2015年第一次学习时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一个观点。问题就是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各部门监管的区域,都生产哪些东西,谁生产的,合不合格,原料从哪里来,销售到哪里去,这些基本东西清楚不清楚?市场检测是否正常运行?整个市场是不是全面监管?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监测体系是否规范到位?在创建工作中,就是要至始至终围绕这些薄弱环节去开展工作,做几样扎扎实实的事情,让老百姓能看的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能从中得到实惠。对一些已经发现的问题,要尽快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期限,落实整改;对一些突出问题要及时处理,跟踪督办,及时解决。  

(三)要抓小、抓细、抓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因为不注意小问题、小细节,让人感觉管理上很零乱。老百姓评价一个事情好不好,也主要看面上的情况。田园居南门市场、胡新庄小吃摊点、东魏店菜市场,这些地方脏、乱、差。我们应该从这些小问题、小事情上着手,扎扎实实做一点实事。创建工作可以从一个片区,一个路段做起,一步一步的抓,认认真真的抓,让老百姓看到我们的工作在整体推进,我们的现状在不断改变。坚决不要搞运动式的创建,雷声大雨点小。  

(四)要抓重点、抓亮点、抓创新。这次创建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重。要注意选择一些关键点,具有牵引和带动作用的一两件事,抓紧抓细,抓出成效。对农产品而言,杨陵生产的和进入杨陵的都应当有农业局的贴标;整个溯源体系、信息体系都应当细致规范。食药、市政等部门要把小摊贩治理作为一个重点来抓,通过严管一条街,形成有效监管。各部门、各镇办可通过示范单位创建,形成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村和示范企业。各镇办要着重考虑如何抓好城中村的食品安全。通过抓难点抓重点,消除创建盲区,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  

(五)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创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食安办、各镇办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村、各社区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大家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不要感到创建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共同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协作,拧成创建一股绳,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创建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在创建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的,要责无旁贷,对消极推诿、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要抓典型,严肃追责。  

(六)要强化监督,严格执法。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考虑问题、对待工作。创建工作也要依法监管。第一,各级执法人员必须执法、守法、懂法,始终坚持底线意识和法治思维。第二,要改变过去的盲目执法和弹性执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管。这是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基本要求。第三,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各级执法队伍要严字当头,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食品安全执法。把没有的事当作有事来思考,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在食品安全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支持、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搞好执法,同时严厉打击暴力抗法的人和事,对不法行为和不法分子形成高压、威慑的态势。  

(七)要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各部门、各镇办、各村、社区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对食品安全负总责,从上到下,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和格局,共同促进创建任务的逐一落实。督查考核办、创建办每月要对各部门的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导,并召开一次推进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更好地促进整个创建活动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