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实施“3631”方略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 正文

贯彻落实 “3631”方略, 杨陵民政在行动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8-05-30 11:46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示范区“3631”方略,全面提升民政领域营商环境,杨陵区民政局采取六大举措十二项具体措施,争当“金牌店小二”和“五星级服务员”。    

一、破障碍,压缩行政审批时限    

1.将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及修订章程;异地商会登记审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农村公益性墓地审批;宗教团体审批;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接收境外组织和个人10万元以上的捐赠审批;宗教活动场所内改建或新建建筑物;宗教活动场所审批等9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由原法定最长期限90个工作日一律压缩至10个工作日。     

2.取消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登记时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批环节,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二、去烦苛,降低成本提供服务    

3.全面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坚决遏制乱收费、违规收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净化社会组织生态,有效避免企业及个人财产损失。     

4.开展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在全区13家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时在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算,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  

“一站式”医疗救助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    

三、增便利,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5.建立社会组织登记“互联网+政务服务+送证上门”一次性办结制度,通过电话咨询、邮件发送、网络告知、微信公众号受理等途径,及时为发起者答疑解惑,并将各类证件办结完毕后第一时间送证上门,做好社会团体登记服务“快递员”。    

6.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工作制度,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AB岗制等服务制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四、善创新,建立快捷服务窗口    

7.建立网上预约制度,压缩婚姻登记、老年证办理受理时限;延长办公时间,采取提前上班、推迟下班等方式,为申请婚姻登记、老年证办理提供方便,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8.在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免费提供打印、复印,引进深圳和天下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快照易自助照相为婚姻登记办证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建立社会组织登记“互联网+政务服务+送证上门”一次性办结制度   

五、优配套,加快养老产业发展    

9.进一步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建适宜老年人集中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老年公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托老院、敬老院等专业化民办养老服务机构。    

10.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明显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1.加快推进区校融合,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引进陕西瑞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西农北校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上门送餐、健康理疗、日托服务、物品代购、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依托朝阳医院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点,设立养老床位,组建专业医疗团队,提供老年病治疗、康复疗养等服务。三是打造黎陈居家养老示范村,通过改造提升建设一批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民居,吸引城市老年人到农村休闲、养老,享受田园生活。四是加快建设示范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养老、休闲、医疗、康复、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五是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面向全社会培养一批专业养老护理的管理服务人员。  

组织开展“居家养老示范村”培训班    


为老年人进行机械康复理疗

六、筑坦途,打造民政铁军队伍    

1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民政系统 “效能提升年、改革创新年、规范管理年、素质增强年”为主线的“四年”主题活动,促进民政系统建立思路清晰、行为规范、创新思维和素质高强能征善战的“狮子型”民政队伍和干事创业的“杨陵铁军”,确保示范区和区委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争创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贡献民政力量。  

坚持每周一召开机关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