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按照中、省决策部署,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杨凌落地生根,减税降费政策,正持续激发示范区企业创新创业的澎湃动能,确保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红利。
以温室大棚、节水灌溉以及园林绿化为主业的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公司,是杨凌一家小型微利型企业。自2000年公司成立以来,不仅承担着节水工程业务,在自主研发上也不断涌现出新科技。减税降费政策的正式落地,为这个科技创新小型微利企业切实带来了红利。
“这个新的减税政策出来以后,我们企业去年同期交这所得税是61万,然后新政策出来以后,我们只需要交19万多,节约了41万。”杨凌雨露节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彩琴告诉我们。
此外,今年,杨凌雨露公司还享受到5万多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社保基数的降低,让他们对招聘有了莫大的信心。这一系列的‘减税红包’,不仅让雨露公司的资金流转加速,流动资金充裕,也更有信心投入到扩大生产规模和自主研发当中去。
李彩琴高兴地告诉我们:“节约的这部分钱,减少了我们企业的这个流动资金的压力,再一个这部分钱我们可以投到这个研发上,这个研发费用增多以后,我们这个研发力量也就会增强,这样在同行业中的这个竞争力也会提高。”
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创业创新动力。在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大餐”中,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也为正在筹建期的杨凌恒通置业有限公司省下了14.1万元的“真金白银”。
“减税降费这个政策执行以来,对企业真的带来的好处太多了,现在你像我们企业,起码就少交了一半儿的钱,对我们正在筹建的企业来说,很大程度的减负了。”杨凌恒通置业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张晓霞说到。
据了解,今年以来,示范区减税办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抓减税降费就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理念,结合区内实际,坚持“四报三会两查一督”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横向到变,纵向到底的减税降费”工作机制,在落实落地减税降费过程中,积极创新举措,建立联席制度等多种方式,形成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解读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专家指导的长效机制,聚力全区减税降费“一盘棋”,切实将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送达纳税人和缴费人。
杨凌示范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鸿飞:“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税务部门的一号工程,此政策实施以来,我局上下齐心强化政策学习,加大宣传辅导力度,推出定制化服务举措,力争让每一户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应会尽会,应享尽享。”
据了解,减税降费工作在示范区落地以来,截至目前,按照税款所属期,前10个月全区累计新增减税2.4亿元,主要项目中,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0.5亿元,个人所得税改革新增减税0.7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0.5亿元。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费率共减轻企业负担 0.23亿元。
“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管委会成立了由财政、税务、发改、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在贯彻落实这项政策的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确保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红利。”杨凌示范区财政局税政科科长张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