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我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0-06-09 15:54

本网讯(党建农)杨陵区作为全省四个城乡统筹省级示范县(区)之一,为了做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4月9日,杨陵区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这也标志着从即日起杨陵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

示范区党工委委员、杨陵区委书记王宝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博,区长董胜利等区级几大家全体领导出席大会。动员大会由董胜利主持。

王宝平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他强调,杨陵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要按照“政策一体、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和收入水平相当”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要力争一年有亮点、三年变样、五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王宝平指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俗地讲就是要让农村老百姓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外地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是国务院《批复》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我区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的重任,更为杨陵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充分发挥杨陵的优势,要在推动城市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机制,优化各种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王宝平要求,要做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就必须全力做好改革试点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一是要抓好规划工作。要认真做好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各类子系建设规划、农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要壮大农村产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在农村,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于产业的发展。要强力推进33445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三是要抓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杨凌发展定位相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城中村改和村庄搬迁相结合,与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相结合。四是要寻找缩小差距,做好各类民生保障;五是要抓好资金筹集,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王宝平同时强调,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是新任务、新挑战,是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董胜利就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时强调四点意见,一是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我区作为今年四个全省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县区之一,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我们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各乡镇和包抓部门要一如既往地负起责任,在保证大棚建设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务必赶4月15日前完成大棚墙体建设任务。二是抓农民增收工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各有关乡镇办和村组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抓紧制订村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户增收计划,强化工作措施,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三是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抓好城乡统筹示范村建设,要抓好五泉小城镇和揉谷、大寨撤乡建镇工作,是抓好各类规划的制定工作,要抓好督查考核,确保全区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会议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区委、区政府根据省上和示范区要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区发展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部门、各乡镇办村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抓出成效,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区委副书记桑春果宣读了杨陵区《关于开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供与会人员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据了解,杨陵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为抓手,加快土地流转、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四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空间布局调整、基础设施配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四路推进”,力争一年起步、两年空破、三年变样、五年达标。到2014年,全面形成城乡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体制基本接轨、产业相互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差距明显缩小的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

各乡(镇)办主要负责人,区级机关各部门和各双管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全区8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200多人参加了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