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杨陵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杨陵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1-02-17 09:59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省委省政府、示范区关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杨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现提出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使之成为全区人民行动的共同纲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全区上下抢抓发展机遇,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大力实施“农业立区,工业富区”战略,克服金融危机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比“十五”末的17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5%;财政总收入达到1.82亿元,比“十五”末的0.68亿元增长了167%,年均增长21.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3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万元,年均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28元,比“十五”末的3526元增加3602元,年均增长 24.1%。

——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全面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投资4亿元,建成设施农业1.5万亩、经济苗木林果基地1.53万亩、花卉基地300亩、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300亩,以及生猪标准化养殖实训基地。引进本香集团、秦宝牧业、澳源牧业、秦川肉牛、宁夏森淼、今日花卉等种养殖企业42家,完成投资7亿元。以小麦良种、设施蔬菜、生猪养殖、奶肉牛养殖、经济林果、苗木、花卉、食用菌等八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配套建设了园区道路、节水灌溉、电力、绿化等设施。农业园区初具规模,农业总产值由“十五”末的2.3亿元增长到5.7亿元。

——特色工业初具规模,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

工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达到6000多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增入园企业18家,完成投资10亿多元,形成了以本香、雨润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化建、天科为龙头的机械加工,以华阳、博帝森为龙头的农资生产等三大产业集群。投资3000多万元,规划建设1500亩的粮油食品物流产业园,完善了道路、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的宝利沥青、富锦米业、来福油脂等7家大中型企业,完成投资3亿多元,年上缴利税达到千万元以上。建成了人人家超市、新时代广场、盛世阳光等三家大型购物中心,消费环境明显改善。新增房地产企业10家,新建住宅小区11个,新增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