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新华网]奋斗百年路 产业看杨陵 | 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杨陵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1-05-25 08:20

青砖古墙、芦苇池塘、鸟语花香……初夏,漫步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王上村,小楼房错落有致,文创田园景色如画,仿佛走进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产业兴起来、乡村美起来、群众富起来。近日,“奋斗百年路 产业看杨陵”主流网媒杨陵行实地走访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王上村、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杨凌高科农业体验园等地,深入了解杨陵区产业发展故事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典型经验。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从2018年开始,王上村依托得天独厚的“隋文化”底蕴,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将“历史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经过两年的建设改造,王上村发生了质的改变,不仅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提升,人工湖、艺术墙、清风亭、道德长廊、中华进士院、文武科举体验馆等建筑设施,把这座千年古村装扮得犹如文化景区。

采访团在位于杨陵区揉谷镇产业路的王浩家庭农场了解到,王浩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种出高品质优质樱桃,每年都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一空。据了解,农场运行以来,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20余人,示范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是杨凌果蔬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从杨陵城区出发,驾车行驶不到20分钟就可到新集村。新集村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西部的土塬上,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小镇”,这里的村民家家种葡萄、育苗圃,产品远销多个省份,仅葡萄产业一项全村年收入4000多万元,人均2万元以上……近年来,新集村以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为突破口,聚焦葡萄和葡萄育苗主导产业,坚持“公司+合作社+协会+农业园区+电商平台”模式,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醉美葡萄小镇”,多措并举发展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在杨凌,还有一大批和王浩一样对农业充满热情,有能力、有想法的民间人士在希望的田野上做着各种科学尝试。

据了解,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旱区特色现代农业体系、打造现代智慧农业园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完善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培训、展会等推广模式,培育发展“科技+农户”“科技+合作社”“科技+产业链”等新型融合体,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