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农业科技报]杨陵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

来源:农业科技报 发布时间:2021-08-12 09:32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近年来,杨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各村发展实际情况,通过打造“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格局,摸索出一条具有农科城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崔西沟研学旅行、新集村葡萄避雨项目、马家底湋水乡邻……随着各个村子特色产业的发展,杨陵区为实现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整体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服务全国乡村振兴做出“时代答卷”。

崔西沟:拓宽思路 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

走进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元树村崔西沟组,微风拂面,绿树掩映,如今的崔西沟依托“研学旅行+”,大力发展起了研学旅行事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对崔西沟来说,农家乐一度陷入发展模式单一的困局,为了激活村经济发展,2019年初,崔西沟成立了崔西沟组集体经济运营公司——杨凌炊兮乡村旅游有限公司。

要做好乡村旅游事业,必然要让乡村旅游加入农民。为此,崔西沟大力支持有意愿的村民加入农家旅游服务创收项目,以“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农户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同时,该项目也确定了农业科技研学的发展定位,确立“微农工坊”的标识主题,既拓宽了学生学习研究的视野,同样也激发了学生和社会对接的渠道。同时,使当地的民俗文化深入人心。

如今,崔西沟通过打造农耕生活体验、研学科普体验相结合的“食尚·共享——现代农业生活馆”项目,成为全区发展乡村产业的典型范例。并且还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记者了解到,崔西沟将着力打造成集农业体验、休闲、餐饮、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农耕研学体验示范基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杨陵炊兮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按照“保底+分红”的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最终实现盈利。

新集村:装上“保护伞”让小葡萄串起“致富果”

临近葡萄采摘时节,站在杨陵区新集村葡萄连栋避雨棚示范园放眼望去,偌大的葡萄园挂满葡萄,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相较去年,今年的新集葡萄园安装的避雨棚成为一大亮点。

新集村党委书记张娟宁介绍,100亩的葡萄连栋避雨棚示范园是今年新集村在政府项目支持下,以村民个人投资30%,集体经济投资30%,政府项目补助40%的众筹方式建设而成的。

过去,品种旧、易受灾、卖不上价……成为新集村葡萄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为了改变这样的困境,新集村瞄准葡萄产业的痛点,采取了三大举措来摆脱困境。“一是挖掉老化的旧树,换上新品种;二是对部分葡萄园进行高接换头,更换新品种;三是为更多的露天葡萄园搭建避雨棚,减少天气对葡萄生产的影响……”张娟宁说。

“今年村里决定为农户搭建避雨棚,这项助农政策特别好。搭建避雨棚,农户出一小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花不了几个钱,相信在设施技术的帮助下,一定能让产业提质增效。”葡萄种植农户李发强高兴地说。

近年来,新集村以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为突破口,聚焦葡萄和葡萄育苗主导产业,坚持“公司+合作社+协会+农业园区+电商平台”模式,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醉美葡萄小镇”,多措并举发展村集体经济,为葡萄产业发展趟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马家底:湋水乡邻、农场萌兔…探索乡村特色发展路

沿着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新桥路一路向北,在与武功镇交界之处,有一座“花园式”的村子格外靓眼,这就是杨陵区崔东沟村马家底组。多年前的马家底可不是今天这般景象,村远、路烂、沟深、经济落后……这是留在每位杨陵人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

如今的马家底,搭乘着政策东风,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积极破解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问题,“三农”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如何做活农村承包地,发展壮大特色现代农业?马家底村着力破题。2019年,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马家底村大力发展起了以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健康养生为主的乡村旅游,打造以民宿为主,集休闲、文化、康养、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湋水乡邻康乐谷项目。

“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方产业,帮富一方百姓”。旅游开发让马家底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办农家乐、开民宿、到景区工作、入股景区、自主创业。该项目将贫困户嵌入旅游产业链中,解决了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该地区产业发展,激发了贫困群众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今年七月中旬,“时光农场萌兔部落”在杨陵区马家底村盛大开园。这个包括亲子游乐、农耕研学、军旅团建3个主题体验区,配套时光小院乡村民宿和时光小厨乡野美食,以马家底自然森林为主体融入网红秋千、坑爹过山车等各类游乐设备,极大的丰富了广大游客对康养旅游业的需求。

如今,依托韦水乡邻项目,马家底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和农业农村改革的生动实践。

在杨陵区,像马家底、崔西沟、新集村一样,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子还有王上村的民宿、上川口的锣鼓产业等。

近年来,杨陵区根据当地实际,通过打造"一村一业"、构建"五大产业带"等产业发展格局,摸索出一条具有农科城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实现村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整体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