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杨凌融媒体中心]走进乡村看小康 | 花开致富路 共同奔小康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07 12:10

“这种白色的中间带点淡粉色的叫‘婚纱',后面这种白色的是‘V3',这边都是已经被预定了,明天我们就出货。”12月1日,记者走进位于杨陵区揉谷镇陵湾村的沁歆园艺蝴蝶兰基地时,基地副总经理王书侠正在给“花友”们进行直播。

蝴蝶兰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而眼前5万多株蝴蝶兰已经亭亭玉立,含蕊怒放,煞是好看。王书侠介绍,今年基地有30多个蝴蝶兰品种,成花量将达到18万株,早在10月份这些花就已被预订一空。

近年来,因为造型独特,蝴蝶兰在年宵花市场独占鳌头。但是蝴蝶兰对温度湿度要求很高,必须保证在15到32度之间,所以养护起来并不容易。

“种植蝴蝶兰很辛苦,若遇到下雪天气,半夜也必须过来查看温度。最怕就是停电,温度太低叶子会冻伤,温度过高瞬间一盆花都没了。照顾花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小到大一路呵护。”王书侠说,自己与蝴蝶兰打交道十八年,其中也经历了因温暖调节不及时“全军覆没”的损失,现在他们的催花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掌握了蝴蝶兰的种植技术,在尝到了种植蝴蝶兰的甜头后,王书侠有了新计划,在了解到村里有闲置土地和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后,她就谋划着和村里合作把这些资源盘活。

今年年初,公司终于和村集体达成合作,公司占股49%,村集体占股51%,通过群众入股的形式各占份额,成立杨凌沁林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蝴蝶兰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去年一年收入300万元左右,到了后期供不应求,今年和村上合作后,扩大了基地种植规模,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王书侠说,今年在村集体携手发展后,新建了5个大棚,成花增加到18万株,种苗增加到30万株,规模实现翻番,预计今年收入能达到500万元左右,村集体将获得50万元左右的分红。

“通过合作,对双方来说都很有利,企业用工不用发愁,对村集体经济来说,可以给村里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杨陵区揉谷镇副镇长陈国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