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发展,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4月7日召开的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会上,8个专家服务团组建受聘,全力服务保障杨凌示范区(杨陵区)现代农业“1123”工程。同时区内两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牵头,驻区企业和政府工作部门参与,组成53个联合包村工作队,按照“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日前,杨陵全区各村陆续召开对接启动会,全面掀起“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新高潮。
揉谷镇陵湾村
4月14日上午,揉谷镇陵湾村召开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书记、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示范区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公司负责人、区人社局包抓领导和揉谷镇主要负责人参加。陵湾村书记介绍了陵湾村基本情况,以及近几年产业发展现状和当下遇到的困难。包联单位负责人在深入了解陵湾村乡村振兴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积极讨论今后陵湾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并对工作队包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积极落实“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工作联系机制,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大寨街道杜寨村
4月15日上午,大寨街道杜寨村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联席会在村委会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区政法委、扫黑办、区委政法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凌麦力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大寨街道主要负责人以及杜寨村两委会干部、部分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传达了示范区《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杜寨村支部书记介绍了村情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联一抓”包抓工作队单位结合各自职能优势,就村子主导产业及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村民代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抓单位分别就抓好“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工作要求。最后,包抓工作队成员现场调研了村集体土地闲置情况,并提出了后续开发利用思路。
五泉镇桶张村
4月15日上午,校企协同“五联一抓”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在五泉镇桶张村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凌东方希望动物营养有限公司生产厂、示范区信访局、区信访局、五泉镇、桶张村等相关包联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杨凌示范区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会、杨陵区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抓落实会等会议精神;桶张村介绍村上人口土地、党员结构、产业布局等基本情况。西农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凌东方希望公司与会领导,分别结合村上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党建工作结对共建等方面,寻找联合协作契机,进行交流发言。
会后,与会人员深入村组查看村容村貌建设,深入东富种植合作社、南营组设施大棚,了解产业发展和设施果蔬种植情况。
五泉镇帅家村
为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发展,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4月15日上午,五泉镇帅家村校企协同“五联一抓”乡村振兴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帅家村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示范区自然资源局、区自然资源局及杨凌新华水务公司相关单位负责人围绕帅家村乡村振兴发展工作进行了交流,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
会议一致认为,要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为抓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1123”工程和“五联一抓”工作内容,整合各方力量,加强与高校、企业的联系,形成抓项目发展的强大合力。
会后,全体与会人员深入村组对村情村貌和全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