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乡村振兴看杨凌 | 村企联动 打好增收致富“组合拳”

来源:杨凌发布 发布时间:2022-12-30 18:51

早晨6点,多数杨凌汤家村村民还在梦乡徜徉,汤明俭已经在无花果大棚里修剪、施肥,查看无花果苗木栽植情况,这些工序对当了半辈子农民的汤明俭来说,已经驾轻就熟。

汤家村位于杨陵区五泉镇,过去因村民盲目跟风种植、养殖,导致村上产业遍地开花,没有形成规模化,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今年年初,为加快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杨凌示范区启动了以“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五联一抓”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和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余云华(左)和汤龙军(右)在查看无花果苗木长势 

为帮助村民增收,扩大集体收益,汤家村结合村情实际,大力整治村内60余座撂荒大棚,并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合作,有效盘活了村内撂荒土地资源。

“我们招引了万锦汇华合作社,把撂荒的24座设施大棚重新修缮,又建设了2座,采取‘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模式,盘活了撂荒地,村民不但有稳定的地租收益,还能在基地就业。”汤家村党支部书记汤龙军说:“我们之所以发展村集体经济,就是要整合产业零散的现状,为实现大部分村民增收寻到抓手。”

汤明俭告诉记者,他从8月份开始在万锦汇华合作社务工。这得益于村委会盘活了撂荒大棚,才让和他一样的村民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原来在外打零工,有活干的时候每天就挣100元左右,收入不稳定,现在每天都有活干,收入比较稳定,而且是在家门口,很方便。” 汤明俭说道。

汤明俭向记者介绍无花果管护工作

自“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汤家村积极和各包抓单位对接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如果正常时间上市,预计每棚收益保守估计在3-5万元,错峰上市的话,有可能达10万元以上,总销售额有望突破240万元。”万锦汇华合作社理事长余云华介绍说,在基础设施配套上,汤家村村委会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明年开始,园区每天能给30多个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我将和村委会一起,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村民增收,共同把汤家村集体经济产业搞起来。”余云华说。

今年以来,汤家村以示范区“五联一抓”工作机制为契机,结合村情实际,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造无花果产业品牌,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样板。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扎实推进‘五联一抓’工作机制落实,下一步将发展龙须菜种植,并计划引进菌种厂项目和有机肥厂项目,积极推动汤家村能源站项目及时落地,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汤龙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