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残联发〔2019〕5号
杨陵区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印发2019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科室:
201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下,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继续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狠抓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工作,为推进残疾人小康做出新的贡献。
一、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加大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力度,完成招商引资100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
二、办好十件实事,不断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
1.开展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
为100名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服务。
2.对肇事肇祸精神残疾人进行托养
对肇事肇祸精神残疾人暂不具备送入宝鸡荣军医院进行托养的残疾人及时救治,按实际情况给予补贴。
3.为精神残疾人发放服药补贴
为450名精神残疾人每人每年发放一次性400元的服药补贴,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4.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用品进家庭活动
为40名残疾人发放读物、文体健身用品,丰富他们的文娱生活。
5.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为350名残疾人提供人均400元标准的轮椅、拐杖、助听器等康复器材。
6.走访慰问和临时救济
对72户残疾人进行走访慰问,按照每户700元标准的慰问品进行发放,同时落实好残疾人临时救助工作。
7.城乡中轻度残疾人养老保险补贴
为1000名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四级残疾人给予每人100元的补贴。
8.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城乡残疾人200名。
9.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助学项目
对当年录取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本科、大中专新生发放助学金(大中专每生2000元,本科生每生3000元)。对残疾少年儿童按寄宿生每生2000元/年,走读生每生1000元/年。
10.全国助残日、爱耳日、文化周等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全国助残日、爱耳日、文化周等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聚力社会保障,让残疾人有更多的获得感
进一步落实好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积极落实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贴,实现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有新的提高。有序推进居家托养、机构托养和日间照料服务,逐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专业机构为骨干、家庭邻里为依托的残疾人照料服务体系,残疾人机构托养人数达到100人。利用春节、助残日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贫困残疾人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大力实施新增重度和中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四、抓好精准康复,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康复服务”的目标
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做到应救尽救。扎实开展精神残疾人服务救助和住院救治工作,充分利用精准康复APP平台数据,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手术、康复训练、辅具适配服务,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康复保障水平。组织开展康复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培养康复工作队伍。加强基层辅具站规范化建设,强化评估适配职能,提高辅具服务水平。
五、创新教就工作模式,助推残疾人脱贫攻坚
扎实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促进就业融合,通过就业援助月,联合人社局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落实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上学资助政策。积极配合地税局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缴工作。积极策划包装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项目。进一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承担残疾人就业服务职能,努力探索残疾人就业精细化服务模式。加大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力度,搭建平台,采取专业合作社+残疾人的模式,促进农村残疾人脱贫工作深入发展。
六、以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为宗旨,繁荣残疾人文体事业
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人才调查,加强人才培育工作,组织参加省内外文化体育竞赛活动。利用好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讲好残疾人自己的故事。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的节点,宣传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办好“残疾人文化周”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认真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为残疾人送去精神食粮。深入推进“残疾人体育进家庭”项目,组织残疾人广泛参与社会群众体育展示和交流活动,为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提升残疾人生活的幸福感。
七、加强残疾人维权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组织残疾人法律知识宣讲团,深入社区、农村巡回宣讲,提升残疾人及亲友的法制意识和维权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做好信访接待、排查调处工作,维护残疾人的切身利益。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等制度,畅通诉求渠道,提高从源头化解矛盾的能力,维护残疾人群体的稳定。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不断加强和完善镇(街道)残联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实施残疾人工作分类考评,建立完善长效激励机制。认真落实《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范残疾人证管理工作,为群众办理残疾证提供便利。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志愿服务,培育发展社会助残志愿组织,建立健全志愿助残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专业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继续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开展“残健互融,共享和谐”残疾人社会组织与社区融合项目,引导社会组织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服务残疾人,做好专门协会工作,推动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协会。进一步加强残联领导班子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能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实效和透明度。努力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和事业统计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强化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防控廉政风险的能力。
2019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