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务工作 / 残联 / 信息公开 / 正文

杨陵区残联2017年亮点工作

一、肇事肇祸精神残疾人实现托养全覆盖。

2017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区残联会同民政、卫计、人社、公安等部门,对全区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度贫困精神残疾人进行集中托养,累计托养97人,其中2017年新增46人。同时,充分用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民政的大病医疗救助等有关政策资金,将托养机构纳入合疗和医保范畴,对经合疗、医保、大病救助报销后的费用,由民政和残联分别承担,残疾人亲属不再承担治疗费,累计免除费用290多万元。 

二、全区“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2017年,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区残联及时召开会议,对全区重度残疾人家庭逐户开展筛查评估,形成预算报告,确定全区重度残疾人家庭(包括精准扶贫户)402户,上报区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项目实施公司,并签订项目合同,项目总投资153万元,目前全区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正在推进中,11月底改造工作将全面完成。 

三、全面实施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区残联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积极研究制订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育方案,经过精心的筹备,4月21日,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首期培训班在五泉镇成功举行。省残联副理事长贾乃荣,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出席并为“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揭牌,区委副书记、区长单舒平致辞。省残联与杨陵区签订了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建战略合作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为参加培训的50多名学员讲授了大棚内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巧等课堂内容,经过培训考试,10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15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目前正在筹备第二期陕西(杨凌)残疾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让更多的残疾人成为职业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