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务工作 / 团委 / 相关文件 / 正文

共青团杨凌示范区工委关于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拟推荐人选(集体)的公示

共青团杨凌示范区工委

关于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拟推荐人选(集体)公示



根据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下发《关于开展第20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相关评选办法及要求,现对拟推荐申报的候选人选(集体)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

拟推荐名单如下:

“陕西青年五四奖章”个人(3名)

1. 姚义清,男,汉族,1986年1月出生,陕西富平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基础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首批“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近年来,该同志针对富含木质纤维素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在沼气发酵系统中难降解与甲烷产率低这一实际难题,开展了提质增效理论与技术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产业转化和技术指导,为生物质废弃物的高值资源化与低碳化利用基础与应用做出了一定贡献。该同志积极投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工作,深入生物质废弃物处置与利用一线,广泛开展理论与技术培训,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方便乡村生态建设知识与经验的传播,该同志广泛搜集并总结世界先进国家的乡村生态振兴经验,编著《国内外乡村生态振兴的典型经验及政策研究》1部。研究成果在 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影响因子:14.982,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发表 22 篇(第一/通讯作者),申报国家专利11件(授权4件),编著专著2部、副主编教材1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排名第 1)、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排名第 1)。

2.刘睿琦,女,汉族,2000年6月出生,陕西杨陵人,群众,大学本科,现为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赛艇女子运动员,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该同志2014年5月选拔到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参加集训,起初只是学生的她,没有经过任何的体育训练基础,硬是凭着自身的好学和努力,凸显了超过同龄人的素质,仅仅经过1年的训练,就在2015年的省年度比赛中获得乙组测功仪2km冠军、个人全能第二名、2000米单人双桨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其突出的运动业绩和个人魅力,得到了领导、教练和队友们的一致好评,成为了赛艇界一颗闪耀的新星。2016年代表国家青年队参加亚洲青年锦标赛,获得了女子四人双桨的铜牌。2017年先后参加了全国青年锦标赛、亚洲锦标赛和亚洲青年锦标赛,一举拿下3枚金牌。2018年在全国锦标赛单人艇的比赛斩获第一。并借着个人的努力,在201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赛艇项目女子单人双桨冠军;2020年获得全国陆上赛艇赛第二名;特别是2021获得全国第十四届运动会,该同志与三名奥运会冠军同台竞技,争夺赛艇项目女子单人双桨金牌,最终在家门口斩获了金牌,填补我省水上项目自九运会之后四届全运会空白。2018年荣获“国家运动健将”,“陕西省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

3.李松,男,汉族,1992年8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陕西垚森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曾当选团中央十八大代表,团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杨陵区第十届人大代表。2015年在全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该同志组织大学班级全班同学,成立了陕西垚森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原班委会转为董事会,原大学团支部成为企业党支部,企业大学生全覆盖,党员全覆盖,平均年龄26岁。他们的创业团队,不仅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园林行业进行立业创业,而且还是以大学同专业同班集为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创新。该同志积极响应国家在乡村振兴中的号召,秉着学以至用的思路,为杨凌乡村振兴的发展贡献力量。李松驻村工作期间,走访30余村,结合各村文化特色和产业结构,打造以三产融合为基础的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样板项目,为杨凌农科特色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16年荣获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明星;2018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陕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四强季军及乡村振兴奖;2020年获选国家教育部第三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2021年荣获杨凌示范区优秀共青团干部,杨凌示范区优秀共产党员。


“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个)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控科研团队,集体人数75人,团员人数30人。该团队从2011年起先后在我国苹果主产地陕西、山东、甘肃等9个省(区)建立苹果树腐烂病防控试验示范点103个,培训各级技术人员、企业营销人员和果农50余万人次。近3年来,这项苹果树腐烂病防控技术推广面积达1923万亩,挽回产量174.7万吨,累计为果农增收节支94.5亿元;猕猴桃树溃疡病防治技术在全国累计应用185万亩(次),猕猴桃树枝干溃疡发病率稳定控制在3%以下,总增收节支15.21亿元。在陕西,猕猴桃产业每亩平均防控成本下降22%,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仅2021年度团队师生受邀参加各类会议培训50余场次,实地指导覆盖陕西、新疆、山东、西藏、四川、安徽、湖北等地果区;通过陕西农村广播、农林卫视等媒体开展网络直播培训,累计受益果农8万余人。2021年9月录制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组《猕猴桃的绝处逢生》科教影片,团队影响力极大提升。在该团队的培养和精神感召下,学生坚守科研报国初心,努力转化科研成果服务社会,优秀事迹见诸报端。2018年获得“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猕猴桃重大病害高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如对公示的人选(集体)持有异议,请于2022年2月25日前以实名方式向团工委反映。

公示时间:2022年2月21日-2月25日

联系电话:029-87019032(兼传真)

电子信箱:289414101@qq.com



共青团杨凌示范区工委    

202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