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6期(总第98期)
杨陵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7月28日
我省通过在线平台申报项目3721个
近期,从省发改委获悉,截至5月31日,全省通过在线平台共申报项目3721个,项目数量在全国排第4位。已办结项目1938个、总投资2350.88亿元。宝鸡、榆林、安康项目办结情况较好。其中我区申报项目22个,已办结项目22个。
各级部门应用在线平台办理审批业务存在参差不齐、审批事项办理不及时、申报材料不全等问题。市县除发改、住建(规划)等部门外,大部分尚未应用在线平台办理审批业务。申报省级部门审批的项目,材料不齐全的超过申报总数的60%,申报市县部门审批项目材料不齐全的问题更为突出。(请区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按要求做好审批)
国家下达我省中央预算内投资6100万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以工代赈示范工程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6100万元,其中支付贫困群众劳务报酬1300万元。
资金主要用于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起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省发改委已下达相关市发改委,共安排项目12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7950亩,治理流域面积3.5平方公里,新增和改扩建乡村道路68.8公里,独立桥涵6座350延米。(请区发改局密切关注)
我省出台三项制度防止城乡居民因病致贫
今年省保监会、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三项制度明确大病保险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方式。一是《陕西省健康扶贫实施方案》提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对城乡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2016年开始大病保险首段起付线降低50% 。二是《新农合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于农村参合贫困人口新农合基本报销完成后进入大病保险范围的,其起付线在现有基础上下降50%。三是《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向困难群体倾斜的具体政策。
大病保险参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方式上,对于需住院治疗的基本医疗救助对象,在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支付后,未达到大病保险起付线的个人自负部分,按不同群体给予50%、70%或全额救助。对于需住院治疗的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按不同群体给予30%、50%、70%或全额救助。而对于全费用定额医疗的重点救助对象,住院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上述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超过当地上年度人均住院医疗费用的,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定额救助。(请区人社局、民政局、卫计局密切关注)
我省将实施科技扶贫八大行动
省科技厅日前下发《陕西省科技扶贫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将在全省实施科技扶贫八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设科技园区20个,建设农业星创天地(创新创业空间)20个,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00个,支持“大荔模式”企业100个,选派科技人员5000人(次),培训贫困人员5万人(次)。
据悉,我省将统筹科技资源,调动人才、技术、项目多方优势,从推广“大学模式”和“大荔模式”,开展“三区”人才帮扶,开展科技扶贫培训,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等8个方面着力,支持贫困地区依靠科技脱贫。(请区科技局密切关注)
我省计划投资40亿对县城供水设施进行改扩建
《陕西省“十三五”县城供水规划》目前编制完成,“十三五”期间将对全省85个县区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建设水源工程70处,水厂114座,铺设管道1904公里,估算总投资39.63亿元。
在经营管理上,全面推行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制度,稳步推进水价改革,降低供水成本,逐步扭转水价“倒挂”局面,建立水价调整与供水成本变化相适应的调价机制。积极推进县城供水实施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促进节约用水。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向市场全面开放,推进城镇涉水事务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县城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城供水特许经营制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县城供水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鼓励和支持县城供水单位发挥专业管理优势,扩大供水范围,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请区水务局密切关注)
我省实施“秦云工程”
今年起,我省将围绕云计算服务、信息融合、大数据应用、产业基地建设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秦云、城市信息融合示范、大数据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示范等四大工程,引导和推动数据汇集、企业云集、产业聚集。
首批“秦云工程”预计将在2017年建成工业、工商、环保、质量、食药监、安监、健康、教育、文化、社保、安居、旅游、中国杨凌农业、公共安全、国安警务等15“朵”行业云;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将在民生服务、城市运营、信用体系、工业运行、社会管理、数据交易等领域率先实施应用示范项目,实现大数据汇聚整合。预计到2017年年底,这一工程将带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实现50亿元以上产值。
其中,健康云将提供省、市、县三级公共卫生计生便民惠民信息服务,实现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公众提供电子健康档案、诊疗和计生等信息服务;教育云将推动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省互通共享,建立各阶段适龄入学人口数据库、学生数据库和终身电子学籍档案,实现学生学籍档案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纵向贯通。
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将探索社会公共服务一卡通、西安市城市运营大数据中心、信用信息平台及服务等9大项目,汇集供水、供气、供热、一卡通、出租、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公共停车、市政道路等城市运行数据,提升城市运行质量,优化城市功能,改进城市服务。(请区各相关部门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