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项目
2016年第7期(总第99期)
杨陵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9月26日
杨陵区荣获2015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9月28日,在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省政府授予杨陵区等五区2015年度“陕西省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
会上获悉,近期我省将陆续出台实施多项政策措施,增强壮大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支持50个标准化示范性县域工业集中区,围绕“一带一路”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第一,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紧紧围绕“稳能化、兴电子、强制造、促新兴、优传统”的总体部署,加大产业协作配套,尽快进入我省特色优势产业。第二,结合我省创新型省份试点、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依托科教资源优势研发新产品、创办新企业、催生新产业。第三,设立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创业创新基地市县、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重点支持50个标准化示范性县域工业集中区,力争“十三五”建成80个省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5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今年省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生产性投资项目贷款进行贴息;扩大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积极为民营企业上市搞好服务;加大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对暂时困难但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我省出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奖励办法
近期,由陕西省住建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奖励办法》正式公布。今年(2016)9月22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根据《办法》,省政府每年还要表彰10个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先进县(市、区、新城),各奖励500万元。(请区住建局、财政局密切关注)
设1亿资金贴息和奖励 陕出台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
我省日前正式出台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该21条措施主要包含工业稳增长、扩投资、优环境和抓落实四个方面。
我省还将出台《陕西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制定出台《陕西省开展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实施意见》,对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后新增税收部分进行事后奖补。(请区工信局、工业园区办密切关注)
杨陵等16县(区)成为第三批旅游示范县试点
近期,省政府启动第三批旅游示范县建设试点工作,杨陵区等16个县(区)成为第三批试点县(区)。
第三批旅游示范县建设工作从2016年开始,用2至3年时间使试点县基本达到旅游示范县标准,成熟一家,验收一家。要求各试点县区在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市场运作、乡村旅游、特色发展、旅游环境等方面扎实开展创建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模式。(请区文体局密切关注)
我省1500万专项资金支持15个县区开展“四社联动”
近期省财政厅安排1500万元省级福彩公益金支持“四社联动”示范县(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作为试点,我省确定了15个区(县、市)作为“四社联动”示范点,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给予补助,每个建设项目100万元,用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请区财政局、民政局密切关注)
我省将重点建设2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我省将围绕10类主导产业,建设2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探索整县推进发展模式,有效搭建现代农业发展雏形。这是今后几年农业系统的重点工作。同时,优先支持转型升级示范县申报省级农业园区,加快园区提质增效步伐。
从今年开始,省农业厅将按照项目资金“集中投资、放大规模、动态管理”原则,连续3年对示范县建设工作进行重点扶持,并指导22个示范县集中力量抓好建设。重点围绕“效益、安全”目标,坚持以县为单元,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核心示范区,确保示范县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力争下半年示范县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请区农林局、农业园区办密切关注)
我省力争2020年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00公里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从2016年起,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统筹考虑地下空间开发、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治理、老工业区搬迁、轨道交通建设、人防和地下综合体建设,统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并加快既有地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请区住建局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