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期(总第101期)
杨陵区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2017年2月28日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推广PPP模式撬动金融和社会
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2月5日,2017年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文件第28条“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多次提到PPP模式,指出“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支持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方式参与农林水利、农垦等项目建设运营。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符合有关法律和规定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研究制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具体意见”。
PPP最新重磅文件简评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落实其于2016年10月24日发布的《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发改投资〔2016〕2231号)(下称“2231号文”)第六条的规定(“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重大建设项目库)基础上,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传统基础设施PPP项目库”),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库”作出进一步细化的操作规定。
一、相关概念
1、项目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下称“中发18号文”)提出建立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同时,项目库的管理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中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措施之一。《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要求加强项目库管理,健全项目预算审核机制。各部门规划中涉及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要与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相衔接。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本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07]38号(下称“38号文”),财政部对中央部门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后,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经商中央部门后,排序纳入财政部项目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和科学技术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办法规定的原则进行管理,并纳入财政部项目库。
2、重大建设项目库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储备 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工作方案》,发改委推出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要求使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要求目前在建以及拟于当年和未来三年开工,拟申请安排中央或地方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应当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对于未纳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的项目,政府投资原则上不予支持。没有纳入重大项目库储备的,不得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没有纳入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的,不得编制年度投资计划,不得安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为此,纳入重大建设项目库的项目应该便是38号文中所提及的发改委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建设项目。
3、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中发18号文提出建立贯通各地区各部门的项目信息平台,并尽快拓展至企业投资项目,实现项目信息共享。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12号)提出加快建设“横向到边”(联通发展改革、国土(海洋)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安全监管、金融监管、审计及行业管理等部门)、“纵向到底”(联通有关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通过横向联通及纵向贯通,逐步实现非涉密投资项目“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依法监管、全程监察”。
4、重大建设项目库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5月11日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1010号)提出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各项功能,抓紧与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投资统计项目信息库等做好融合衔接。
5、PPP库与重大建设项目库
《管理办法》提到:PPP项目库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项目”模块运行。“PPP项目”板块是专为填报PPP有关信息而设置的。
二、具体内容
1、填报单位
《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各行业部门、事业单位、各类企业主体等是PPP项目的填报单位”且“填报单位必须是法人机构”。
2、填报信息
根据《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从内容上来看,填报信息分为“基本信息”、“投资情况”、“前期工作”、“PPP项目”等四个部分;而从项目实施流程的角度看,填报信息又分为“基础信息”、“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审查及确定”、“社会资本方遴选”、“合同签订”等五个部分,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阶段进行填写。同时,《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还规定,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还应“按年度完善相关进展信息”。
3、审核
根据《管理办法》第十条的规定,填报信息的审核由各级发改部门负责,分为初审和复核。初审针对项目储备阶段的基础信息,项目经初审后纳入本级PPP项目储备库。各级发改部门在填报单位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分阶段完成信息填报后进行复核。
4、推介
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各级发改部门可以对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推介,但原则上应在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
三、入库的作用
根据2231号文,PPP项目纳入“PPP项目库”是“安排政府投资、确定与调整价格、发行企业债券及享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专项政策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入库,则PPP项目原则上无法使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安排财政拨款(包括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专项建设基金、中央专项债券筹集的专项建设基金、其他中央财政建设性基金及其他有关PPP项目的专项政策)。后期也无法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
我省关于做好推广PPP模式有关工作的通知
一、严格项目管理。要按照中省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本地区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各项工作。
严格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投资管理程序。PPP项目必须先完成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再由项目实施机构依据相关审核要求,完善和确定PPP项目实施方案。
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库管理办法(试行)》,指导项目实施机构填报、完善入库项目信息。同步做好2015年以来启动实施PPP项目的补录工作和信息完善。
二、明确三年计划。要重视发挥发展规划、投资政策的战略引领与统筹协调作用,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依据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等,提出当地PPP模式推广三年计划的意见建议及相关政策措施打算,谋划策划一批未来三年的重大PPP项目。
三、突出合作创新。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6〕2068号)要求,积极开展中小城市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与住建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具有代表意义的PPP项目落地。以点带面,切实发挥创新试点的引领作用。
2017年起,PPP项目前期费重点支持开展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以及推广PPP模式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
四、强化精准培训。各市要加强PPP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和业务培训,提高从事PPP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省上将继续组织省金控集团和省工程咨询中心等机构深入市县政府和实施单位进行免费精准培训。
五、做好推介宣传。要将前期工作成熟、具备谈判条件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推介,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搭建平台。
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PPP工作动态、政策文件解读、项目推介发布,以及有实效、有影响的PPP项目等进行宣传,进一步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PPP模式推广工作。
中国式PPP高峰论坛暨陕西大型调研活动在西安举行
副省长庄长兴在近日PPP高峰论坛暨陕西大型调研活动中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搭建平台,强化组织协调,加强宣传引导,PPP项目推进已显现出良好的势头。他强调,下一步要抢抓国家政策支持机遇,紧扣陕西“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重点围绕“米”字形高铁网、城际铁路、干线公路、通用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关中水系和秦岭、黄河等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小城镇和旅游景区等方面,深度挖掘、谋划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功能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充实项目库,扩大合作,推动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引导全省PPP工作提升水平、提高效能,助推全省追赶超越取得新突破。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指出,目前我国投资结构严重不合理,即国有投资高,房地产投资高,海外投资高。对这三个问题应当采取高度重视,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生产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指出,把握PPP模式的核心要义是平等协商、长期合作、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提出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精心确定项目融资方案,建立多元化的退出机制。
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PPP中心主任焦小平提出,PPP不是一场婚礼,而是一段婚姻的观点。还指出PPP是一场体制机制变革,当前还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