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示范区提升营商环境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会和区委常委会精神,区发改局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多措并举出实招,加快落实“3631”方略,奋力助推杨陵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完善行动方案。积极与示范区营商办沟通联系,协调我区相关各部门,根据示范区正在讨论制定的“1+10+3”行动方案,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了我区十大方案,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跟进,制定集中审批、证照分离、舆论宣传三个新的行动方案。
落实具体措施。区发改局对营商环境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同时协调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提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目前,全区拟定了贯彻落实示范区会议精神14项措施,区委宣传部提出了7项营商环境宣传措施。
细化分解指标。区发改局就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综合监测69项指标及其内容,协调区统计局加快完善营商环境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各责任部门。
督查权责清单。按照区委常委会要求,区监委会组织发改、编办对全区各单位的责任清单、权力清单从机制建设、编制公开、动态管理、监督运行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区发改局作为承担优化营商环境重要任务的部门,率先打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起跑令”。一是组织召开全系统动员大会,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安排部署;二是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了营商环境“3631”方略大讨论活动;三是修订完善了帮助企业获得水、电、气、暖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两个行动方案;四是制定了发改系统优化投资领域审批、创新投资项目管理和服务、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公平竞争审查等8项具体举措;五是提升办事效率。今年以来,发改局通过陕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共办理项目审批事项174件,其中“最多跑一次”政府投资项目审批120件,“不见面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5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