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水务局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2年以来,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省、示范区、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始终将依法行政贯穿到全局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努力为推动全区水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现将2022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组织机构领导,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机制。
1.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今年,我局在机关例会、党组扩大会上持续强化专题学法,及时学习贯彻中省、示范区、区委区政府法治建设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和重要法律法规,严格履行法治建设“一岗双责”,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带头执行依法行政的各项规定,主动依法依规、透明高效行使职权,确保业务工作同法治建设工作同开展、同推进。
2.把学法列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我局通过党组(扩大)会、支部活动、集中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内容,深入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推动法治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创新。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有效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宪法宣传日”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特别是在3·22“世界水日”及中国水周期间,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通过举办“水美杨凌·水润杨凌”摄影大赛、“节水知识有奖问答”、“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了全社会了解、重视、关心和支持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河道管理等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法依规行政。
1.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程序。依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审批制度,从根源杜绝不合理的用水行为。积极开展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2022年指导3家企业和全区56个行政村办理了取水许可手续。完善取水许可台账,加强日常监管,依法履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职能。
2.积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联合区发改局印发了《杨陵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印发了2022年工作任务,使各单位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业节水工作。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建立了杨陵区节水联席会议制度,作为我区长期设置的部门间议事协调机构,并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的协调推进机构。
3.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并结合取用水户的实际,向各取用水户下达了年度取用水计划,加强用水管理。同时,对新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取用水户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及时下达用水计划。
4.认真落实用水统计制度。根据水利部和省水利厅安排部署,积极落实用水统计制度,根据《全国用水统计调查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复核完善用水统计名录。按时督促35个用水统计单位及时填报用水信息,及时审核汇总。
5.强化在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督促建设主体履行水土保持责任,限期办理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下发《杨陵区关于限期编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通知》12份,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度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15份。2022年为12家企业办理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收缴水土保持补偿费38.34万元。
6.扎实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完成《陕西省渭河杨凌段采砂规划(2020-2025)》,制定年度采砂方案,规范采砂作业。在渭河出口、砂场入口及砂场出口装设数字监控设备6台,临聘砂场监管人员3名,实行24小时监管,定期提取监控数据与采砂公司核对采砂量和成品出场量。
7.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了148法律服务所1名律师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加强合同签订的规范性审查,行政案件的合法性审查,截止目前参与项目合同审查11份。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局在法治政府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并加以整改提高。一是水行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有效性有待提升,全社会水法规意识尚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水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和依法办事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放管服”改革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离目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注重个性化宣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综合运用现代传媒手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力度,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在领导班子中实施依法行政教育学习计划,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自觉运用法律知识执政的能力水平。在机关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中开展法规知识培训,切实增强水利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
(三)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让审批更透明化、公开化,缩短审批时限,强调便民服务。加强行政规费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