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 / 水务局 / 业务工作 / 正文

示范区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 ——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重点项目巡礼(四)

今年以来,杨凌积极推进“园林杨凌”建设,依据《杨凌示范区大地园林化规划(2013-2020)》,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力推进以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三河”综合治理、城区绿化、为主的板块绿化工作。

按照2016年杨凌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年初示范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造林绿化工作计划的通知》,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杨凌示范区2016年大地园林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杨陵区政府、农业园区公司、市政局、水务局、城投公司、工业园区公司六家单位为造林主体,各单位扎实开展工作,上半年绿化折合面积2095.8亩,道路绿化约15公里,其中,共栽植各类绿化树木599000株,其中乔木282400余株,灌木599000余株。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大地园林化建设由示范区大地园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要求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建设“园林杨凌”、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乡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事来抓,按照各单位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大地园林化建设是一项长效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原则,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建设资金。示范区管委会和杨陵区政府将绿化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对绿化成效突出的单位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同时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和资金支持,努力形成投入多元化的绿化建设新格局。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根据实施方案制订本单位绿化实施具体方案,明确目标、期限、责任和措施,并逐级分解落实到责任人,严格检查和奖惩,确保工程布局合理,近期质量高,长远效果好。特别是城区绿化要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留足绿化空间,挖掘绿化潜力,保证绿化用地。推广专业队伍造林,实行项目招投标制、报帐制和检查验收制,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合作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林地使用权,依法确权发证,允许继承转让,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大地园林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是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大地园林化建设对推进“园林杨凌、生态杨凌”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措施,大力营造“希望林”“同心林”、“友谊林”、“纪念林”、“企业林”等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承林。组织开展绿地林木“认养”、“认建”等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杨凌示范区大地园林化建设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首先按照“利用原貌、避繁就简”的规划设计原则,全面加快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着力打造城市生态水系,不断彰显“农城水韵、生态杨凌”的鲜明特色。其次,总结吸取春季绿化造林经验,继续抓好秋季绿化工作,切实履行造林工作指导、监督、协调、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我区绿化水平。再次,落实管护机制,做好浇水、修剪、除草、施肥、防畜、防病虫害等日常管护工作,确保苗木栽植质量,保证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