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以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全区气温持续走高, 特别是自8月12日起气温持续超过35℃,杨凌气象台多次发出高温橙色预警,农田土壤失墒严重,伏旱显现并持续发展,秋粮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旱情,全区上下开动一切水利设施,积极寻找各种水源抗旱灌溉,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采取抽、引、提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抗旱保秋工作。
土地失墒 各镇浇地缓旱情
8月22日,记者走进揉谷镇石家村八组的玉米地里,看到65岁的刘稳信正拿着铁锨在灌溉玉米,刘稳信今年共种了5亩多玉米,由于连日来高温天气的影响,玉米旱情严重,土地龟裂,有的叶子已经发黄变干。“现在正值玉米的灌浆期,如果不及时灌溉,今年地里基本上没啥收成,天气干旱,从玉米种植以来到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已经浇了三次,浇的早的村民有的开始着手第四次浇灌了。”刘稳信告诉记者。
揉谷镇是杨凌种植粮食最多的地方,自今年8月份初旱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揉谷镇就开始对镇上所有的机井、泵站等抗旱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提早为抗旱工作做准备。“进入旱期以来,镇上多次下村指导农户的抗旱工作,尽最大能力帮助农户缓解旱情,截至目前各村的灌溉工作已进入尾声。”揉谷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近期的抗旱工作中,五泉镇也出动大量人力和车辆对村镇的绿化景点逐村进行浇灌,对蒋家寨、斜上、上湾村等猕猴桃种植区域进行大面积浇灌。据农技站负责人介绍,现在正是猕猴桃成熟的关键时期,不及时灌溉直接影响今年猕猴桃的产量。截至目前,有460亩猕猴桃已经完成4次灌溉,零散的玉米种植户也正在加紧灌溉步伐。
多措并举 瞄准旱情齐发力
目前,正值秋粮作物生长关键期,做好当前的抗旱工作对秋粮稳产和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期受持续高温影响,全区6万亩大田、大棚及经济林果受旱,多处机井设施连续运行造成电机损坏,个别村组人饮井出现水位下降抽水困难。
面对严重旱情,示范区防指及时传达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抗旱工作;杨陵区防指密切关注旱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人饮灌溉用水需求,全力以赴做好近期高温及夏灌保秋工作。各镇办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全面开动井、塘、站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促进抗旱夏灌工作全面展开。
在抗旱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全力以赴为抗旱工作来回奔走,其中,水务部门工作组先后深入各镇办全面排查、检修水利设施,指导群众开展夏灌保秋工作;电力部门全面排查检修电力设备,保障夏灌用电正常;市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城市绿化、生态景观用水正常;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干旱、高温预警和相关防御指引,做好气象预警工作。示范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根据旱情发展态势及天气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夏灌轮灌,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对秋粮生产影响。(杨凌时讯实习记者 行波实习生 冯家宝 )
图为石家村村民为玉米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