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 / 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 业务工作 / 正文

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的指导意见

中共杨陵区委办公室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艺术作品创作的指导意见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委和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区人武部党委,各人民团体: 

文艺创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文艺创作事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促进文化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文艺作品创作,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动我区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以“弘扬先进文化,突出杨陵特色”为主题,深入发掘杨陵文化丰厚底蕴,热情讴歌当代杨陵人民的生动实践,创作更多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传递主流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相统一,促进我区文艺作品创作全面繁荣;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文艺创新,推进文艺生产、服务、传播、消费形式多样化发展;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三、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区的奋斗目标,力争推出一批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杨陵特色、具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宏观文艺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功底深厚、奋发有为的文艺队伍。编写、出版一批质量较高、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创编一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目;创作一支独具杨陵城市特点、能够广为流传的歌曲;力争到2020年,有一批文学、影视、音乐、戏剧、书法、美术、摄影等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入展、发表,使我区的文艺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新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按照论证储备一批、组织实施一批、加工提高一批的思路,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建立杨陵文艺精品创作专家评审委员会,加强对文艺精品创作的立项、评审、加工、传播等方面的指导把关,重点支持戏剧、舞台剧、长篇小说等创作,推出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冲刺全国、全省各文艺门类最高奖项。支持鼓励文联作家及文学、秦腔爱好者编辑出版《杨凌文学丛书》、《黄土情》秦腔剧本。区文体旅游局要发挥好文艺创作生产的规划、组织和协调职能,加强艺术创作的选拔、确定等工作。 

(二)积极推进文艺内容和形式创新。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底蕴深厚的杨陵文化传统中,从富民强区的火热实践中,汲取创作题材和资源,丰富创作内容,推进文艺题材、体裁的充分发展,不断创作出更多展现杨陵特色的优秀作品。积极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的表现方法,使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形成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创作格局。 

(三)完善文艺精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精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评奖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加大对我区在省级以上文艺评奖中获奖人才和作品的奖励力度。区委区政府设立“后稷文艺奖”,区文联负责具体评选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在职称评定、先进工作者评比、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评选工作中,要对文艺工作者予以适当倾斜。 

(四)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杨陵区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艺术创作生产和艺术创作人才的投入。从2017年开始,每年从财政资金中安排50万元,由区委宣传部监管,采取项目补贴、奖励等形式,资助有潜力的精品剧目,培育打造文艺精品,力争冲刺省和国家大奖。扶持若干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秀艺术作品,丰富演艺市场,惠及群众百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艺精品创作和生产,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五)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弘扬德艺双馨。推进文艺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更好地关注现实、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建立杨陵区文艺人才库,制定中长期文艺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文艺人才队伍。采取专家辅导、专题培训、研修班、采风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我区文艺创作队伍的专业素质。确定一批文艺创作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创作交流、研讨活动。(六)强化文艺精品传播推介工作。整合宣传资源,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开设杨陵文艺作品专栏专刊专柜,加大文艺精品的传播力度。通过举办节会、艺术表演、文化交流专题推介、专场展演展览等多种形式,加大文艺作品和文化人才的宣传推介力度,发挥优秀作品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优秀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围绕全省重点文艺作品的创作、重大文艺项目的实施、重要文艺活动的开展,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发挥文艺评论在引导文艺创作生产、提升审美情趣、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七)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艺活动。积极组织策划各类文艺调演、汇演、交流活动,重点打造“百姓舞台”、“文体惠民舞动杨凌”、农民歌手大赛、马拉松比赛等知名文化品牌,组织开展高雅文化艺术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优秀文艺精品基层巡演、“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努力形成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与文化活动品牌塑造相互推进的生动局面。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切实把扶持文学艺术创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创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在全区范围内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党委积极配合,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联、作协等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体制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二)爱护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作家、艺术家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作家、艺术家队伍建设,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努力为他们的创作、生活、工作提供良好条件。要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作家、艺术家的宣传力度,营造人民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劳动,作家、艺术家心贴人民大众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巩固和拓展文艺阵地。要大力加强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镇街文化站、区文化馆等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扶持各类文艺创作群体,健全文艺创作网络。要努力办好区级文艺期刊,不断提高刊物质量。要解决好文联机关的办公条件及办刊经费,并为文艺创作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我区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不断扩大杨陵文化的影响力。 

中共杨陵区委办公室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