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办发〔2018〕44号
杨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杨凌农科研学旅行工作实施见
为认真贯彻省十三次党代会、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推进会精神,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现就进一步推进研学旅行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省《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和《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全域旅游·全景杨凌”为主线,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农业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打造特色现代农业研学旅行集散地”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杨凌农科教旅游资源优势,将研学旅行作为我区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促进研学旅行与农耕文化、现代农业、工业资源、民间文化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三产服务业占比,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
研学旅行整体规划全面实施,旅游资源全面整合,农业特色鲜明、体验内容丰富、农科魅力独具的研学旅行首选目的地基本建成,旅游产业乘数效应不断放大;政府牵头协调、财政资金引导、部门通力合作、企业积极参与、安全保障有效、服务接待规范的研学旅行工作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研学旅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产品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社会分工合作更加科学细化,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三产服务业提档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更加健康。
到2018年底,编制并实施《研学旅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打造研学旅行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7个、区级基地10个;完成改造升级版研学旅行路线4条,大力提升研学旅行的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每日一次性接待能力达到2000人次;全年入区研学旅行中小学校数量达到500所、人数50万人次。
到2019年,新建成国内外知名、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5个,新打造3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开发出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入区开展研学旅行人数达100万人次左右。
到2020年,《研学旅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面落实到位,入区开展研学旅行人数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综合收入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旅游从业人数同比增加3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成立杨陵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调剂人员配置,理顺研学旅行管理职能;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推动研学旅行持续较快发展。邀请国内外知名专业公司,对我区研学旅行工作进行调研指导,高起点顶层设计,高标准融合发展,编制《研学旅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二)加快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以省级、区级研学旅行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开展研学旅行先行示范区和研学旅行基地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基地评价体系。按照中小学生的不同教育规律,强化研学教育基地的实践体验,形成主题鲜明、各具特色、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三)提升研学旅行接待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示范区“3631”方略,建立健全研学基地优质接待服务评价体系,从研学旅行标准化接待、人员培训、科学知识普及、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结合城乡一体化工程,不断提高道路交通、食品安全、城市管理、消费市场、景区治安等旅游环境保障水平,着力打造让学校放心、家长安心、学生舒心的一流研学旅行服务环境。
(四)开拓研学旅行客源市场。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创新营销方式,邀请主流媒体开展“研学旅行在杨凌”宣传报道活动,扩大杨凌研学旅行知名度。在省内外举办一系列研学旅行专场推介活动,利用招商、考察、交流等活动,广泛开展研学旅行宣传推介。策划举办全省、全国性的会议活动和研学旅行论坛,不断扩大杨凌影响力。与国内知名旅行社签订研学旅行战略合作协议,运用市场化手段开拓市场。
四、任务分工
(一)成立研学旅行领导机构
成立杨陵区研学旅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加强旅游产业的管理、服务与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发委,办公室主任由区旅发委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区教育局和区旅发委分管领导担任,主要负责研学旅行日常工作,组织召开研学旅行推进工作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
区旅发委:制定研学旅行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细化研学旅行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督促协调。负责与国家部委、省级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沟通,明确政策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我区重要发展计划。指导相关单位开辟研学旅行绿色通道,监督管理研学旅行市场规范运行。整合区内景点信息数据,打造杨凌旅游网上实时信息平台,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研学旅行发展水平。组织召开省内外高规格的研讨会和推介会,围绕农高会、重要节假日等策划一批休闲旅游活动,持续增强杨凌研学旅行影响力。高标准制作研学旅行宣传册,制定讲解员培训提升计划,加强全域旅游讲解员队伍建设。
区教育局:配合遴选开展研学旅行内容的景区和单位,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资质。根据教育教学要求,指导安排全区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在学期内积极组织师生开展研学旅行。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课外自救、互救能力。培养一支有农科城特色的“小小讲解员”队伍,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扩大对外影响力。邀请省内外中小学校来杨凌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引导知名学校与我区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全国性夏令营的组织和策划,培育和打造杨陵品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做好入区研学旅行学校的对口接待工作。
区财政局(区金融办、PPP项目办):积极支持研学旅行工作,每年列支500万元研学旅行发展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PPP项目包装策划等形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负责加强与陕西保监局、省保险业协会的沟通、协调,开发研学旅行保险产品,支持驻区保险公司认真履行保险合同,维护参保师生保险权益。
区发改局:积极争取上级旅游项目资金,重点用于研学旅行项目开发。进一步加强旅游板块项目策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策划包装一批研学旅行项目。制定吸引和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投资、建设、经营研学旅行设施和景区的优惠政策。指导景区制定研学旅行价格和减免优惠政策。加强研学旅行景区门票物价监管,防止价格欺诈行为发生。
区农林局:充分挖掘“旅游+农业”蕴藏的巨大潜力,整合我区现代农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走集群式发展、精细化发展道路,促进我区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品牌。指导涉农企业、农业合作社提质增效,建立一批研学旅游体验示范基地,组织开展采摘体验活动。打造提升现代农业主题公园,形成融合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健康养生、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共同促进的研学旅行产业格局。
区科技局:按照研学旅行产业的要求,加强对我区农家乐的管理与监督。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产业发展和便利景区,打造一批服务良好、各具特色、干净整洁的新型农家乐。进一步提升改造已有农家乐,在家庭布局、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等方面做精做细。
区工信局:引导我区食品企业参与研学旅行事业,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开发具有农科城特色、易于携带的休闲旅行食品。在重要景区景点,开设杨凌特色产品销售点,大力提高“杨凌果蔬”影响力。提升全区酒店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安全管理与检查。
区交通局(公交公司):完善、规范全区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进一步规范公交车、出租车等经营行为,提升旅游交通服务。优化道路设施,提高载人大客车畅通行驶的能力。定期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彻底消除全区道路隐患,确保研学旅行师生交通安全。
区卫计局:指导全区教育单位,开展好研学旅行的应急救护培训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负责组织做好研学旅行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做好研学旅行目的地医疗站点的督察工作,在人流密集的景区,根据需要设立驻点医疗站点。
区安监局:强化全区研学旅行安全工作指导与督查,定期对区内道路交通、景区景点、食宿接待单位的安全制度执行、安全设施配置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并做好督办整改工作。
区食药监局:负责研学旅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工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与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开展餐饮质量与服务的评比活动,打造具有农科城特色的优质餐饮服务形象。
区统计局:做好辖区内每季度开展研学旅行人数和收入等相关指标的统计工作,提高数据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做到“应统尽统”,做好旅游经济的监测分析。
区农业园区办:制定全区农庄提升方案,指导做好区内农庄的提升改造,鼓励增加研学旅行特色农庄板块,进一步丰富内容,提升品质,积极创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富有农科城特色的研学旅行农庄集群,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示范农庄。
区文投公司:组建研学旅行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负责入区开展研学旅行团队的接待工作,协调安排研学旅行路线;与区内各景点广泛合作,推进研学旅行市场化运作;提升我区研学旅行的接待服务与协调工作,创新研学旅行的服务内容,丰富研学旅行的活动形式,针对不同研学团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研学内容;配合区统计局做好研学旅行统计分析工作。邀请高水平团队策划包装、开发一批研学旅行项目。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招大引强重点企业,打造升级现有景点景区。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入全国研学旅游行业协会。
区城投公司:以田园农庄为依托,融入教育元素,设计建设可容纳千人的研学旅行营地。
区委宣传部:协调区内外媒体,做好研学旅行活动的宣传及氛围营造工作。在中省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在杨凌电视台、农业科技报等区内媒体开设专门版面和节目,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特色宣传,推介研学旅行活动服务内容与品牌,不断彰显杨凌研学旅行新形象。
团区委:积极沟通区内两所高校,做好大型研学旅游活动志愿者招募、服务与管理,密切联系省内外团委、中青旅等单位,做好共青团系统研学旅行重要活动与项目的争取、对接。整合挖掘区内大、中、小学校的艺术资源,排练一批适合研学旅游的优秀节目,展示我区农业文化、科技、人才、民俗等的特色与成果。争取团省委乃至全国的青少年重要活动与重要赛事在杨凌举办。
区公安分局:开展区内中小学师生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做好开展研学旅行师生的安全保卫和应急事件处理工作。加强景区周边治安管理,为研学旅行发展营造安全氛围。
各镇办:把研学旅行工作纳入各镇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阶段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示范村落,形成各具特色、体验丰富、承载力强的研学旅行基地。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督导评估。区考核办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定期做好研学旅行各项工作的督导考评,逐步使研学旅行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研学旅行基地的认定和评估,适时给予授牌和表彰,并建立推荐与退出机制。
(二)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根据研学旅行工作的发展,制定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景区景点对研学旅行团队实行减(免)费。对牵头组织团队来杨凌研学旅行的旅行社及其它研学机构,适时进行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的积极性。
(三)注重总结提炼和推广。区旅发委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机构的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提高我区工作水平;不断总结提升,探索研学旅行的“杨凌模式”。要加强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一批有特色的实践成果,形成图文集并出版发行,持续推动我区研学旅行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