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发〔2010〕77号
区属及驻区各医疗卫生单位:
近期我区五泉镇任发存个体诊所发生的儿童就诊死亡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经研究,对任发存个体诊所予以全区通报批评,各单位要以此为戒认真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现就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医疗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是对医疗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医务工作者履行职务时必须承担的责任。近年来,经过积极努力,全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隐患和问题。分析目前发生的一些医疗纠纷和事故,仍然存在个别医疗单位质量和安全意识不强,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流于形式;个别医疗单位对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不够、知识更新水平较低,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需要;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问题;同时由于我区乡镇卫生院尚处在启动运行阶段,卫生院对农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辖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出现滑坡,从而出现超范围执业、违反规程操作等医疗安全问题较多。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确保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工作的头等任务,是医疗机构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切不可因疏忽大意或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医疗质量管理。
二、强化管理,明确措施,着力防范和消除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与问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按照医疗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万里行”以及“平安医院”创建活动,认真查找当前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易发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抓法律法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各单位自身出台的相关实施细则。通过学习与教育,促使医护人员严格依法执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认真按医院的规章制度、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开展各类诊疗服务,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2、抓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落实。一是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三级质控网络,进行质量管理、检查、考核、评定、控制、信息反馈的质量管理。其中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要以乡镇卫生院为单位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接受患者投诉,向患者提供咨询服务,负责监督本辖区医疗质量,把住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二是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各医疗机构要认真实施各级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主诊医师负责制度、三级医疗负责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和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制度、危重病人管理制度、病区管理制度、三级护理制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科主任护士长目标责任制以及卫生部规定的相关制度,以进一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三是要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吸取个别单位在前期发生的医疗纠纷的教训,对于目前药典未明确规定但在临床中已普遍皮试的药品,必须全部做到皮试后使用,对于本单位无能力处理的危重病人,要及时转诊转院治疗,并严格履行告知、登记、签字等相关手续。同时,要将转诊转院制度与首诊负责制度有机结合,坚决禁止以防范医疗事故为名,推诿正常病人的接诊治疗。
3、抓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一是重点之事,即危急重症和疑难病员的诊断和治疗。对危急重症或涉及到多科的病例,要严格实行首科首诊负责制,疑难疾病要及时组织会诊,明确诊断,实施有效治疗。二是关键之时,在节假日、夜间、交接班之际要配足力量,严格交接班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避免出现脱空断档。三是多事之地,对容易发生问题的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等要加强领导,重点管理。四是关键之人,对急诊人员、外科人员、妇产科人员、业务技术较差人员要重点教育,重点防范。五是重要之物,要加强药品进购和质量管理,定期对药品器械进行全面检查,使药品器械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确保临床用药质量可靠,使用安全。
4、抓病历和护理文件质量。一是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直接反映,从我区目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的病历查阅发现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处理医疗纠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常使医疗单位在纠纷处理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把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作为狠抓医疗质量的重头戏,坚持实行病历评阅评分制度,并建立奖罚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强化举证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医护人员书写的门诊、急诊、住院病历以及各种检查报告单,既是临床诊疗的基本依据,更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凡是与诊断结论和治疗效果相关的重要原始资料(如X光片、B超单、化验单、CT片等),应由医院或科室妥善保存,如病人需要病历资料,医疗单位应提供复印件,并在病历中记录。二是强化护理管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护理工作不单只是准确地执行医生医嘱、完成治疗,而且要强化对病人的巡视,对病情提出预见性报告。特别是责任制护理的内容广泛,要坚持以危重病人为中心,突出护理治疗重点,突出管理层次化、兼顾一般的原则,保证护理流程的安全。
5、抓医患沟通和告知制度的落实。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及同意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告知意识。要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要努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化解患者的疑惑、不满和怨气;要自觉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做到让病人“五个明白、五个知道”。“五个明白”是:让病人明白诊疗收费价格及药品价格;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所做的检查项目;明白如何选择看病的医生;明白影响自己病情转归应注意的事项。“五个知道”是:使病人知道看病时应遵守医院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知道看病时尊重医护人员的诊治权;知道自己进行特殊检查和手术应该履行的签字手续;知道诊治自己疾病需要进行的诊治项目和药费价格。对告知的重要内容必须以书面形式经患方签字后收入病历,归档备查。
6、抓农村卫生室监管。村级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网底”,是保障农民健康的第一线,长期以来为保障农村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做好本村(居)民有关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各乡镇卫生院要继续加强对辖区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监督管理、清理取缔无证执业户,督促现有医疗机构树立持证上岗、依法执业的意识,规范各项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对于其超范围执业、不按规定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区卫生局成立以孙建峰局长为组长,李岁宗副局长为副组长,吴红霞、张彦辉、崔文波、袁伟松以及各医疗单位业务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张彦辉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医疗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坚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医疗安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医疗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医院管理上,集中精力抓好质量管理。要实行压力传递,层层落实责任,认真督查,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对于本单位和辖区医机构发生的医疗纠纷,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协调和处理,坚决杜绝因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不及时造成群体上访和聚众闹事事件发生,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罚相关单位及责任人。
2、坚持实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各医疗单位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权、健康权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起医疗纠纷(事故),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因技术或责任原因导致医疗纠纷或事故发生的,要严格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条款进行处理。对领导不力,管理不到位,引起医疗纠纷或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将依法追究其领导责任。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行为的医疗机构经提出责令改正意见逾期不落实整改的,给予警告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对于不能整改到位或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医疗机构要从严处罚直至吊销执业许可证。
3、坚持实行医疗安全督查和考核制度。卫生局将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把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的考核内容,年终进行考核,对重大医疗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修订和完善本单位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单位内部安全督查和考核长效机制,按月或按季考核兑现,严防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