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政府部门 / 卫生健康局 / 业务工作 / 正文

夏区长在杨陵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夏区长在杨陵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杨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夏建刚 

2015.12.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杨陵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工作会议,这是我们贯彻落实《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指导意见》和全省分级诊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会议,也是杨陵区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标志。刚才,示范区两位领导对分级诊疗相关制度和医保报销政策调整情况作了介绍和讲解,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朝阳医院、五泉卫生院作了表态发言,请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就医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这种制度能有效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使群众能够就近得到安全方便的首诊、治疗和分诊服务。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让老百姓少花钱,少跑冤枉路。同时,将患者有效分流到适宜的医疗机构,大医院主要处理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常见病多发病由基层医疗机构诊治,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换句话说,分级诊疗主要解决三对矛盾,一是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问题;二是解决大医院专家大材小用,小医院医生无用武之地的问题;三是解决基层医疗资源闲置与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型医疗服务机制,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90%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目标,对区内各医疗机构而言,无疑是好事,也是发展提升的一个大好机遇。如果分级诊疗制度在杨陵区推行的好,杨陵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也会发展的好。 

区级各部门、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把落实分级诊疗作为当前深化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保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分级诊疗各项重点工作 

按照中、省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要求,12月1日起,分级诊疗制度已经在我区全面推行,目前区内参与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共有13家,其中二级甲等公立医院1家,二级民营医院1家,驻区单位医疗机构2家,一级民营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围绕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示范区社会事业局、社保中心的直接指导、推动下,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研究制定了基层首诊制度、急慢分治制度、双向转诊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性文件,并对医保政策进行了调整,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在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全科医学科和全科门诊,组织开展了杨凌示范区准全科医生培训,核定并公开了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病种目录,统一了双向转诊专用印章和出院诊断证明,明确了全科医学科和准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三是启动实施凤岗路、五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大寨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一体化工作,补充了我区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空白,丰富了基层群众就医渠道,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织牢了网底、筑牢了阵地。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初步建立,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落实基层首诊制度。按照“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原则上应选择居住地或发病时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机构接受首次诊查,并由首诊医师根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诊”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制度。基层首诊是分级诊疗顺利推行与否的关键环节。如果首诊诊断不准,延误了病人病情,那分级诊疗就难以顺利推行。也就是说,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提高医疗和服务水平。

2、全面推行双向转诊。遵循患者按“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的顺序逐级转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越级向上转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应及时向下转诊”的基本要求,明确双向转诊的程序、要求和考核管理措施,全面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双向转诊是分级诊疗的灵魂,双向转诊能否顺畅、有序,是老百姓对分级诊疗满意与否的关键,如果双向转诊比老百姓自己去西安大医院看病方便优先,自然就愿意接受分级诊疗。

3、坚持急慢分治原则。区别不同情况,针对不同人群,推行就诊患者急慢分治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原则上应在一级医疗机构就诊,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患者和术后复诊患者可不经转诊直接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4、强化医保政策引导作用。要落实好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发挥医保对就医行为的引导作用。跨越医疗机构未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规定就诊、转诊的参保患者,起付标准按照原政策执行,降低报销比例。按照分级诊疗相关规定就诊、转诊的参保患者,转至上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执行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差额部分,转至下级医疗机构就诊,取消下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标准。这是政策保障,是调动医疗机构和患者积极性的关键环节。

5、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在分级诊疗制度推行过程中,区级各有关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分级诊疗各项工作,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制度推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6、抓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科医生是基层首诊的关键要素,没有全科医生,没有全科医学科,各基层医疗机构就难以落实好基层首诊。区卫计局要抓好全科医生的培训,指导各基层医疗机构尽快设立全科医学科,提高基层首诊的质量和水平。

7、抓好各项政策调整和制度的衔接落实。王局长讲的11项制度和政策调整,要尽快逐项落实到位,做好政策间的衔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顺畅有序。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对制度进行调整优化。

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分级诊疗制度顺利实施 

各相关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 

区医改办要制定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工作考核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督促检查、考核问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督导,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把各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医改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另外,在分级诊疗制度推行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政策措施的完善工作。  

区卫计局要组织各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对分级诊疗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学习培训,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实;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培养、引进,要通过为基层定向招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在岗医生转岗培训、选派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全科医生培养;要健全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要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模式;要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工作,促进跨区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 

区人社局、卫计局要组织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医保经办人员进行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和制度要求培训,为分级诊疗制度的顺利推行打好基础。 

区财政局要保障基层人才培养引进、上级医师派驻等分级诊疗工作所需资金。 

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分级诊疗各项政策、措施,做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各个环节的工作。要尽快设立全科医学科或全科门诊,配齐全科医生。落实各环节人员,明确职责,建立院内分级诊疗工作流程。程序,建立与上级医院的良好协作关系,确保双向转诊顺畅有序。 

各相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宣传引导。要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加强政策宣传,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广泛向全社会宣传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向广大群众深度讲解分级诊疗服务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引导群众形成主动到基层就诊的良好就医习惯。 

同志们,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意义重大,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不懈推进。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切实把分级诊疗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确保分级诊疗制度在我区顺利推行,为开创我区医疗卫生工作新局面、建设健康杨陵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